宋代佛教靈驗類故事及其世俗化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論 | 第12-26页 |
1.1 研究對象 | 第12-16页 |
1.1.1 研究對象的概念范围 | 第14-15页 |
1.1.2 研究對象的资料来源 | 第15-16页 |
1.2 选题意義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1.4.1 佛教靈验類故事 | 第18-21页 |
1.4.2 敦煌本佛教靈验類故事 | 第21-23页 |
1.4.3 道教靈验類故事 | 第23-26页 |
第2章 六朝到宋代的佛教靈验故事(集)简述 | 第26-37页 |
2.1 六朝的释氏辅教之書 | 第26-27页 |
2.2 唐五代佛教靈验類故事 | 第27-28页 |
2.3 宋代的佛教靈验類故事 | 第28-37页 |
2.3.1 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 | 第28-30页 |
2.3.2 宗晓《法華经顯應錄》 | 第30-34页 |
2.3.3 非濁《三寳感應要略錄》 | 第34-35页 |
2.3.4 文言小說(集)中的靈验故事 | 第35-37页 |
第3章 三寳靈驗類佛教靈验故事 | 第37-49页 |
3.1 舍利信仰 | 第37-40页 |
3.2 聖寺傳说 | 第40-43页 |
3.3 經像靈驗 | 第43-48页 |
小结:去神聖化 | 第48-49页 |
第4章 入冥復生類佛教靈验故事 | 第49-63页 |
4.1 内容和形式的演變 | 第49-58页 |
4.1.1 王琰《冥祥记》 | 第49-52页 |
4.1.2 唐臨《冥報记》 | 第52-55页 |
4.1.3 宋代入冥故事 | 第55-58页 |
4.2 宋代入冥故事的新變 | 第58-62页 |
4.2.1 重视俗世生活的善行 | 第58-61页 |
4.2.2 陰司在科考官祿中的参與 | 第61-62页 |
小结:融入世俗 | 第62-63页 |
第5章 儒释道碰撞下的靈验故事 | 第63-87页 |
5.1 徒佛道相爭到佛道融合 | 第63-69页 |
5.1.1 靈驗故事中的佛道之爭 | 第64-68页 |
5.1.2 靈驗故事中的佛道融合 | 第68-69页 |
5.2 靈验故事的入世道路 | 第69-74页 |
5.3 靈驗故事與善書 | 第74-82页 |
5.3.1 李昌龄《樂善錄》中的靈驗類故事 | 第75-78页 |
5.3.2 李昌龄注《太上感應篇》中的靈验類故事 | 第78-82页 |
5.4 多樣的民间勸善書 | 第82-87页 |
5.4.1 民間勸善書與三教融合 | 第82-84页 |
5.4.2 民間勸善書的時代特色 | 第84-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攻讀硕士學位期间發表的論文及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