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

黄仁宇社会结构说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6页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第8页
    (二)研究综述第8-12页
    (三)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四)主要概念界定第13-16页
一、黄仁宇社会结构说的形成第16-24页
    (一)社会结构说与人生经历第16-19页
        1.国内“习剑”关注社会结构第16-18页
        2.异域“读书”致思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社会结构说与明史研究第19-21页
    (三)社会结构说与大历史观第21-24页
        1.大历史观及其由来第21-22页
        2.社会结构说与大历史观相辅相承第22-24页
二、黄仁宇的社会结构说第24-43页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说第24-36页
        1.“潜水艇夹肉面包”——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式第24-25页
        2.“三大帝国”——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具体形态第25-29页
        3.“道德万岁”——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第29-32页
        4.两种因素——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成的原因第32-34页
        5.不能进行“数目字管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第34-36页
    (二)中国现代社会结构说第36-43页
        1.“立”字型——中国现代社会结构形式第36-37页
        2.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构建现代社会结构的背景第37页
        3.上层、下层、联系——构建现代社会结构的过程第37-41页
        4.“技术至上”——中国现代社会结构的特点第41-43页
三、黄仁宇社会结构说的研究方法及基本特征第43-53页
    (一)研究方法第43-49页
        1.比较研究法第43-47页
        2.“望远镜”式鸟瞰法第47-48页
        3.综合归纳法第48-49页
    (二)基本特征第49-53页
        1.以财税为切入点第49-50页
        2.重视宏观架构第50-51页
        3.以服务现实为目的第51-53页
四、黄仁宇社会结构说评价第53-59页
    (一)整体史的研究第53-54页
    (二)世界历史的眼光第54-55页
    (三)中国社会的独特性第55-56页
    (四)社会结构说的局限性第56-59页
        1.“传统—现代”解释模式第56-58页
        2.史家主体色彩浓厚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对韩国汉语学院中高级汉语视听说课的教学设计--以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为例
下一篇:油菜素内酯对花生荚果发育的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