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1 植物果实发育过程 | 第12-17页 |
1.1.1 植物果实细胞发育特点 | 第13-14页 |
1.1.2 植物激素与植物果实发育 | 第14-15页 |
1.1.3 植物荚果发育过程 | 第15-17页 |
1.2 油菜素内酯与植物生长 | 第17-25页 |
1.2.1 油菜素内酯的合成代谢 | 第18-19页 |
1.2.2 油菜素内酯的信号转导 | 第19-20页 |
1.2.3 BR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基因 | 第20-23页 |
1.2.4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生长中的生理作用 | 第23-24页 |
1.2.5 油菜素内酯对其他植物激素合成的调控 | 第24-25页 |
1.3 油菜素内酯与植物果实发育 | 第25-26页 |
1.3.1 油菜素内酯对花生果实发育的研究 | 第25页 |
1.3.2 油菜素内酯在其他植物中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 第25-26页 |
1.4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8-43页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8-32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2.1.2 菌种和载体 | 第28页 |
2.1.3 化学试剂和培养基 | 第28-31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43页 |
2.2.1 CTAB法提取植物RNA | 第32-33页 |
2.2.2 DNase Ⅰ处理总RNA | 第33页 |
2.2.3 反转录PCR | 第33页 |
2.2.4 引物设计和PCR | 第33-35页 |
2.2.5 CTAB法提取DNA | 第35页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5-36页 |
2.2.7 DNA凝胶回收 | 第36页 |
2.2.8 PCR扩增产物酶切 | 第36-37页 |
2.2.9 连接反应 | 第37页 |
2.2.10 阳性载体的筛选 | 第37页 |
2.2.11 qRT-PCR | 第37页 |
2.2.12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13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8页 |
2.2.14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38-39页 |
2.2.15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 第39页 |
2.2.16 拟南芥种子消菌 | 第39页 |
2.2.17 拟南芥种植培养 | 第39-40页 |
2.2.18 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40页 |
2.2.19 拟南芥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 第40页 |
2.2.20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40-41页 |
2.2.21 果针处理溶液配制方法 | 第41页 |
2.2.22 入土果针激素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2.2.23 获取花生不同部位伤流液方法 | 第42页 |
2.2.24 样品激素单位含量计算 | 第42-43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69页 |
3.1 花生果针激素处理 | 第43-48页 |
3.1.1 表油菜素内酯处理花生果针 | 第43-44页 |
3.1.2 油菜素内酯合成抑制剂处理果针 | 第44-48页 |
3.2 花生果针和荚果油菜素内酯含量测定 | 第48-55页 |
3.2.1 花生BRI1、BKI1和BZR1基因克隆 | 第51-53页 |
3.2.2 全长序列克隆 | 第53-54页 |
3.2.3 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55页 |
3.3 BRI1、BKI1、BZR1表达模式分析 | 第55-57页 |
3.4 BKI1、BZR1基因过量表达载体构建 | 第57-59页 |
3.5 拟南芥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检测 | 第59-69页 |
3.5.1 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59-60页 |
3.5.2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验证 | 第60-61页 |
3.5.3 转基因拟南芥纯合体的筛选 | 第61-64页 |
3.5.4 转基因拟南芥纯合体qRT-PCR验证 | 第64页 |
3.5.5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观察 | 第64-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3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