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气球论文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的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1 系留气球空中平台简介第14-15页
        1.1.2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简介第15-16页
    1.2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的发展以及趋势第16-17页
        1.2.1 系留气球的发展第16页
        1.2.2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发展及趋势第16-17页
    1.3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研究概况第17-21页
        1.3.1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的研究意义第17页
        1.3.2 国内外系留气球收放系统研究现状第17-21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第23-34页
    2.1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机械结构设计第23-27页
        2.1.1 排缆机构设计第23-25页
        2.1.2 张力释放机构设计第25-27页
    2.2 液压驱动系统方案设计第27-33页
        2.2.1 双备份油路工作原理第27-28页
        2.2.2 液压马达调速方案选择第28-29页
        2.2.3 负负载调速原理第29-30页
        2.2.4 液压驱动系统原理图第30-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参数设计第34-43页
    3.1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主要参数计算第34页
    3.2 张力释放绞车参数设计第34-38页
        3.2.1 摩擦轮结构参数设计第34-37页
        3.2.2 张力释放机构驱动参数设计第37-38页
    3.3 储缆绞车参数设计第38-42页
        3.3.1 储缆筒结构参数设计第38-40页
        3.3.2 储缆筒运动学和力学参数设计第40-41页
        3.3.3 自动排缆机构参数设计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虚拟样机建立与运动学仿真第43-55页
    4.1 三维模型创建第43-48页
        4.1.1 SolidWorks介绍第43-44页
        4.1.2 储缆绞车模型建立第44-47页
        4.1.3 张力释放机构模型建立第47页
        4.1.4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的干涉分析第47-48页
    4.2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虚拟样机的建立第48-52页
        4.2.1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第48-50页
        4.2.2 虚拟样机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4.3 虚拟样机运动学仿真第52-53页
        4.3.1 运动学仿真参数设置第52页
        4.3.2 仿真运行第52-53页
    4.4 仿真结果分析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动力学仿真第55-68页
    5.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第55-57页
        5.1.1 角动量第55-56页
        5.1.2 平行轴定理和转动惯量第56-57页
    5.2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建立第57页
        5.2.1 传动机构模型建立第57页
        5.2.2 约束添加第57页
    5.3 齿轮接触力仿真参数选取第57-63页
        5.3.1 碰撞接触理论第57-62页
        5.3.2 齿轮接触参数设置第62-63页
    5.4 动力学仿真第63-64页
        5.4.1 稳定载荷动力学仿真第63页
        5.4.2 冲击载荷动力学仿真第63-64页
    5.5 理论计算第64-65页
    5.6 仿真结果分析第65-67页
        5.6.1 稳定载荷仿真仿真结果分析第65-66页
        5.6.2 冲击载荷仿真分析第66-67页
    5.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性能试验论证第68-74页
    6.1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试验准备第68-69页
    6.2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负载能力测试第69-71页
        6.2.1 试验系统加载方式第69-70页
        6.2.2 缆绳张力标定以及张力释放机构性能测试第70-71页
    6.3 系留气球收放系统速度性能测试第71-72页
    6.4 双备份马达测试第72-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详细摘要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生自杀危机评估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
下一篇:中国城市房屋拆迁程序规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