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方式的匹配与创新研究--基于企业需要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企业需要层次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2 供应链合作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小结与发展趋势第2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21-24页
        1.3.1 研究方法第21页
        1.3.2 研究思路第21-23页
        1.3.3 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1.3.4 创新点第23-24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第24-33页
    2.1 供应链基本理论第24-26页
        2.1.1 供应链第24页
        2.1.2 供应链管理第24-25页
        2.1.3 供应链合作关系第25-26页
    2.2 企业需要层次理论第26-29页
        2.2.1 需要及企业需要的概念第26-27页
        2.2.2 企业需要及各层次特征第27-28页
        2.2.3 企业需要与合作行为第28-29页
    2.3 关系承诺理论第29-30页
        2.3.1 关系承诺的内涵第29页
        2.3.2 关系承诺的维度第29-30页
        2.3.3 关系承诺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的作用第30页
    2.4 结构方程理论第30-32页
        2.4.1 结构方程的数学模型第30-31页
        2.4.2 结构方程的分析步骤第31-32页
        2.4.3 结构方程的相关参数说明第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基于企业需要的供应链成员间合作路径模型构建第33-40页
    3.1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第33-36页
        3.1.1 关系利益第34-35页
        3.1.2 沟通第35页
        3.1.3 共同价值观第35页
        3.1.4 专用资产投资第35-36页
        3.1.5 关系承诺第36页
    3.2 研究假设第36-39页
        3.2.1 关系利益与关系承诺第37页
        3.2.2 沟通与关系承诺第37页
        3.2.3 共同价值观与关系承诺第37页
        3.2.4 专用资产投资与关系承诺第37-38页
        3.2.5 关系承诺与合作行为第38-39页
    3.3 假设模型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研究第40-65页
    4.1 研究设计第40-45页
        4.1.1 调查问卷设计第40-41页
        4.1.2 变量的界定第41-44页
        4.1.3 数据来源第44-45页
    4.2 研究数据分析第45-60页
        4.2.1 调查问卷基本信息第45页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5-47页
        4.2.3 信度分析第47-48页
        4.2.4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8-53页
        4.2.5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53-60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60-64页
        4.3.1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第60页
        4.3.2 模型修正与适配度评价第60-61页
        4.3.3 检验假设结果第61-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合作路径、合作方式匹配与创新研究第65-79页
    5.1 供应链企业的合作行为路径研究第65-69页
        5.1.1 生存需要层次企业的合作路径研究第66页
        5.1.2 秩序需要层次企业的合作路径研究第66-67页
        5.1.3 伦理需要层次企业的合作路径研究第67-68页
        5.1.4 自我实现需要层次企业的合作路径研究第68-69页
    5.2 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方式的匹配第69-74页
        5.2.1 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方式的类型第70-71页
        5.2.2 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方式的匹配第71-74页
    5.3 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方式的创新研究第74-78页
        5.3.1 创新网络的崛起第74-75页
        5.3.2 创新网络的合作方式第75-76页
        5.3.3 创新网络合作方式的选择依据第76-78页
        5.3.4 小结和启示第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本文总结第79页
    研究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附录第86-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详细摘要第91-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麝微卫星标记开发与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一篇:Al基材料快速水解制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