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年龄生长、食性和种群动态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24页
    1.1 鱼类的年龄鉴定第11-12页
    1.2 鱼类的生长分析第12-13页
    1.3 鱼类的食性研究第13-15页
        1.3.1 摄食节律第13-14页
        1.3.2 食物组成和摄食策略第14页
        1.3.3 摄食器官的形态学适应第14-15页
    1.4 种群动态研究第15-16页
        1.4.1 死亡率评估第15页
        1.4.2 种群动态模型第15-16页
    1.5 裂腹鱼类的研究概述第16-19页
        1.5.1 裂腹鱼类的年龄与生长第16-17页
        1.5.2 裂腹鱼类的食性研究第17-18页
        1.5.3 裂腹鱼类种群动态研究第18-19页
    1.6 双须叶须鱼研究进展第19-20页
        1.6.1 双须叶须鱼简介第19页
        1.6.2 双须叶须鱼研究概况第19-20页
    1.7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0-24页
第二章 双须叶须鱼两种年龄材料的比较研究第24-33页
    2.1 前言第2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2.2.1 样本采集第24-25页
        2.2.2 年龄材料的处理第25-26页
        2.2.3 年龄鉴定第26页
        2.2.4 年龄材料的比较第26页
        2.2.5 数据分析第26-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2.3.1 年轮特征第27-29页
        2.3.2 两种年龄材料的比较第29-31页
    2.4 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双须叶须鱼种群生长第33-46页
    3.1 前言第3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3.2.1 样品采集第33-34页
        3.2.2 耳石处理第34页
        3.2.3 数据处理分析第34-36页
    3.3 结果第36-43页
        3.3.1 体长分布第36页
        3.3.2 年轮特征第36-37页
        3.3.3 年轮形成周期第37页
        3.3.4 年龄结构第37-39页
        3.3.5 体长和体重关系第39-40页
        3.3.6 生长方程第40-41页
        3.3.7 生长速度和加速度第41-43页
    3.4 讨论第43-46页
        3.4.1 双须叶须鱼种群年龄结构趋向低龄化第43-44页
        3.4.2 双须叶须鱼耳石年轮形成特征第44页
        3.4.3 生长参数比较第44-45页
        3.4.4 渔业管理第45-46页
第四章 双须叶须鱼的食性分析第46-62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46-50页
        4.2.1 样本采集和食性材料的鉴定第46-48页
        4.2.2 摄食强度第48页
        4.2.3 食物组成分析第48-49页
        4.2.4 摄食策略第49页
        4.2.5 不同季节、体长和性别的食物组成差异第49页
        4.2.6 摄食消化器官的形态第49-50页
        4.2.7 数据处理第50页
    4.3 结果第50-59页
        4.3.1 摄食强度第50-51页
        4.3.2 食物组成第51-56页
        4.3.3 摄食策略第56-57页
        4.3.4 不同季节、体长和性别的食物组成差异第57-58页
        4.3.5 摄食器官的形态第58-59页
    4.4 讨论第59-62页
第五章 双须叶须鱼种群动态第62-73页
    5.1 前言第62-6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3-66页
        5.2.1 样本采集第63页
        5.2.2 初次性成熟体长和年龄第63-64页
        5.2.3 种群动态评估第64-65页
        5.2.4 死亡系数评估第65-66页
        5.2.5 生物参考点第66页
    5.3 结果第66-71页
        5.3.1 初次性成熟体长和年龄第66-67页
        5.3.2 死亡率评估第67-68页
        5.3.3 单位补充量评估第68-71页
    5.4 讨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5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研究
下一篇:中油化建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以吉林北都酒店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