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1-3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6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五)研究方案 | 第30-34页 |
(六)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第34-35页 |
一、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的制定背景 | 第35-51页 |
(一)工业化进程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诉求 | 第35-36页 |
(二)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的指引 | 第36-40页 |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质量改善 | 第40-45页 |
(四)前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有待改进 | 第45-51页 |
二、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的核心内容 | 第51-64页 |
(一)课程 | 第52-54页 |
(二)教学-学习与测评 | 第54-56页 |
(三)研究、咨询与拓展 | 第56-58页 |
(四)基础设施与学习资源 | 第58-60页 |
(五)学生支持与进阶 | 第60-61页 |
(六)治理、领导与管理 | 第61-63页 |
(七)创新实践 | 第63-64页 |
三、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 | 第64-83页 |
(一)外适性:凸出的社会导向功能 | 第64-69页 |
(二)内适性:灵活多元的评判尺度 | 第69-78页 |
(三)个适性:人本主义服务理念 | 第78-83页 |
四、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的影响 | 第83-102页 |
(一)规范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有序实施 | 第83-90页 |
(二)高等院校质量观测更加全面化 | 第90-94页 |
(三)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 第94-97页 |
(四)利益相关者了解高等院校质量的重要路径 | 第97-102页 |
五、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的经验与问题 | 第102-122页 |
(一)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的经验 | 第102-114页 |
(二)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114-122页 |
六、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第122-138页 |
(一)我国本科院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现状 | 第122-129页 |
(二)印度“十二五”时期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的启示 | 第129-138页 |
结语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5页 |
(一)中文文献 | 第139-143页 |
(二)英文文献 | 第143-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科研情况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