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艺美学论文

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绪论第8-12页
 1. 主体问题第8-9页
 2. 审美形态问题第9-10页
 3. 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审美活动的主体问题第12-15页
 1. 审美活动的主体性第12-13页
 2. 主体与审美形态第13-15页
三、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第15-28页
 1. 主体实践与审美形态生成第15-20页
  (1) 主体的物质实践、社会实践与审美形态的生成第16-19页
  (2) 审美形态在主体的艺术创作实践中直接生成第19-20页
 2. 审美形态与主体的建构第20-26页
  (1) 主体的二律背反:能动与被动第20-22页
  (2) 审美形态与主体理解的形成第22-23页
  (3) 审美形态与主体符号世界的建构第23-24页
  (4) 审美形态对主体审美价值观念的影响第24-25页
  (5) 审美形态与主体文化认同的形成第25-26页
 3. 小结第26-28页
四、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的生成机制第28-36页
 1. 主体与审美形态交互关系的生成机制第29-32页
  (1) 劳动与个体运行机制第29-30页
  (2) 工作与社会生产机制第30-31页
  (3) 行动与文化政治机制第31-32页
 2. 主体与审美形态交互关系的作用路径第32-36页
  (1) 美育第32-34页
  (2) 美化第34-36页
五、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在审美文化中的作用第36-45页
 1. 审美文化第36-40页
  (1) 审美的人第36-37页
  (2) 文化概念辨析第37-39页
  (3) 审美文化中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第39-40页
 2. 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在审美文化中的作用第40-45页
  (1) 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是审美文化发展内驱力之一第40-41页
  (2) 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是主体意指实践的路径之一第41-42页
  (3) 主体与审美形态交互关系中的时代精神状况第42-45页
六、余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重理论视域下的“艺术家生存”困境研究--以《饥饿艺术家》、《水土不服》、《约拿》为例
下一篇: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接受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