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水热合成法制备泡沫镍载过渡金属(Mn、Co、Cu)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电化学电容器简介第12-13页
    1.2 电化学电容器的分类第13-15页
        1.2.1 双电层电容器第14页
        1.2.2 法拉第赝电容器第14-15页
    1.3 电化学电容器的特点第15-16页
    1.4 电化学电容器的应用第16页
    1.5 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第16-23页
        1.5.1 碳基材料第17-18页
        1.5.2 金属氧化物材料第18-23页
    1.6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3-26页
第2章 实验方法及仪器第26-33页
    2.1 药品及仪器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2.2.1 锰掺杂钴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第27-28页
        2.2.2 铜氧化物/铜复合材料的合成第28-29页
        2.2.3 CuO电极材料的制备第29页
        2.2.4 电极极片的制备第29页
    2.3 物相表征方法第29-30页
        2.3.1 X射线衍射测试第29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9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9-30页
        2.3.4 材料成分含量分析(ICP)第30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页
    2.4 电化学测试体系及方法第30-32页
        2.4.1 测试体系第30页
        2.4.2 循环伏安第30-31页
        2.4.3 恒电流充放电第31-32页
        2.4.4 电化学阻抗谱第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锰掺杂钴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第33-49页
    3.1 锰钴配比的选择第33-36页
        3.1.1 SEM表征第33-35页
        3.1.2 循环伏安测试第35-36页
    3.2 电极材料的表征第36-41页
        3.2.1 XRD表征第36-38页
        3.2.2 XPS表征第38-40页
        3.2.3 SEM和TEM表征第40-41页
    3.3 锰掺杂钴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48页
        3.3.1 循环伏安测试第41-47页
        3.3.2 交流阻抗图谱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Cu_xO/Cu(1第49-73页
    4.1 复合电极材料合成时间的确定第49-52页
        4.1.1 SEM表征第49页
        4.1.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52页
    4.2 电极材料的表征第52-56页
        4.2.1 电极材料的XRD表征第52-54页
        4.2.2 电极材料的XPS表征第54-56页
        4.2.3 电极材料的SEM表征第56页
    4.3 铜氧化物/铜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6-64页
        4.3.1 循环伏安测试第56-58页
        4.3.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58-61页
        4.3.3 循环寿命测试第61-62页
        4.3.4 循环充放电前后的循环伏安对比第62-63页
        4.3.5 交流阻抗测试第63-64页
    4.4 Cu_xO/Cu转换为CuO的最佳温度的选择第64-67页
        4.4.1 不同煅烧温度的电极材料的XRD表征第64-65页
        4.4.2 循环伏安曲线的对比第65-66页
        4.4.3 恒流充放电对比第66页
        4.4.4 SEM表征第66-67页
    4.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7-71页
        4.5.1 循环伏安测试第67-68页
        4.5.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68-69页
        4.5.3 循环寿命测试第69-70页
        4.5.4 交流阻抗对比第70-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技术分析及应用
下一篇: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希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