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希腊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德国美学中的希腊观起源 | 第9-12页 |
第一节 宗教改革运动 | 第9-10页 |
第二节 民族身份确立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希腊观在不同美学家之间的表现 | 第12-37页 |
第一节 温克尔曼的希腊观 | 第12-16页 |
一、推崇模仿希腊艺术 | 第12-13页 |
二、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 第13-15页 |
三、温克尔曼笔下的“希腊人”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莱辛的希腊观 | 第16-20页 |
一、诗画异质论 | 第16-18页 |
二、有人性的英雄 | 第18-19页 |
三、莱辛美学中的“希腊人”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赫尔德的“希腊人” | 第20-24页 |
一、赫尔德对温莱之争的观点 | 第20-21页 |
二、赫尔德论“希腊人” | 第21-22页 |
三、赫尔德希腊观的内在成因 | 第22-24页 |
第四节 歌德与席勒的希腊观 | 第24-28页 |
一、歌德与席勒思想之异 | 第26-27页 |
二、希腊人的“完整性” | 第27-28页 |
第五节 黑格尔的希腊观 | 第28-30页 |
一、对希腊观的继承与变革 | 第28-29页 |
二、作为自由之子的“希腊人” | 第29-30页 |
第六节 从审美转向理想人格的“希腊人” | 第30-37页 |
一、叔本华之自然崇高的“希腊人” | 第30-32页 |
二、瓦格纳之健且美的“希腊人” | 第32-35页 |
三、尼采之强烈意志的“希腊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希腊观在二十世纪的回响 | 第37-40页 |
第一节 海德格尔:希腊人的热情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耶格尔: 希腊人的教育 | 第38页 |
第三节 阿格妮丝·赫勒:道德反思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