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引言 | 第9-20页 |
1.1 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 | 第9-11页 |
1.1.1 脂肪酸的合成 | 第9-10页 |
1.1.2 三酰甘油的合成 | 第10页 |
1.1.3 油体的合成 | 第10-11页 |
1.2 芥酸合成关键酶基因FAE1 | 第11-12页 |
1.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酶基因FAD2 | 第12-13页 |
1.4 文冠果 | 第13页 |
1.5 RACE介绍 | 第13-19页 |
1.5.1 RACE原理 | 第13-15页 |
1.5.2 新型RACE技术 | 第15-19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20-33页 |
2.1 材料 | 第20-21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2.1.2 菌种与质粒 | 第20页 |
2.1.3 试剂 | 第20页 |
2.1.4 引物 | 第20-21页 |
2.2 方法 | 第21-33页 |
2.2.1 文冠果幼苗的培育 | 第21-22页 |
2.2.2 文冠果总DNA提取 | 第22页 |
2.2.3 文冠果总RNA提取 | 第22-24页 |
2.2.4 文冠果FAE1、FAD2基因中间片段的克隆 | 第24-26页 |
2.2.5 RACE扩增与克隆 | 第26-29页 |
2.2.6 文冠果FAE1、FAD2基因cDNA与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29-31页 |
2.2.7 文冠果FAE1、FAD2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页 |
2.2.8 文冠果FAE1、FAD2基因表达特性的分析 | 第31-33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33-60页 |
3.1 DNA提取 | 第33-34页 |
3.2 RNA提取 | 第34-35页 |
3.3 FAE1、FAD2基因的克隆 | 第35-46页 |
3.3.1 基因中间片段扩增与克隆 | 第35-36页 |
3.3.2 3’RACE扩增与克隆 | 第36-40页 |
3.3.3 5’RACE扩增与克隆 | 第40-42页 |
3.3.4 基因cDNA及DNA全长的扩增与克隆 | 第42-46页 |
3.4 FAE1、FAD2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58页 |
3.4.1 FAE1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51页 |
3.4.2 FAD2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1-58页 |
3.5 FAE1、FAD2基因表达特性的分析 | 第58-60页 |
四 讨论与结论 | 第60-64页 |
4.1 讨论 | 第60-63页 |
4.1.1 文冠果种子总RNA的提取 | 第60页 |
4.1.2 基因丰度 | 第60页 |
4.1.3 3’RACE产物为多条的可能原因 | 第60-61页 |
4.1.4 文冠果FAE1蛋白功能预测 | 第61页 |
4.1.5 文冠果FAD2蛋白功能预测 | 第61-62页 |
4.1.6 文冠果中FAD2基因家族的成员数 | 第62-63页 |
4.2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