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禁止制度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文章创新点 | 第14-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2 职业禁止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17-26页 |
2.1 职业禁止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7-23页 |
2.1.1 职业禁止的含义 | 第17-19页 |
2.1.2 职业禁止制度的性质厘定 | 第19-21页 |
2.1.3 职业禁止制度出现的背景 | 第21-23页 |
2.2 职业禁止制度的适用原则 | 第23-26页 |
2.2.1 适用性原则 | 第23页 |
2.2.2 必要性原则 | 第23-24页 |
2.2.3 合比例性原则 | 第24-26页 |
3 职业禁止适用的条件和程序 | 第26-32页 |
3.1 职业禁止适用条件 | 第26-29页 |
3.1.1 主体职业条件的要求 | 第26-27页 |
3.1.2 主体的人身危险性 | 第27-28页 |
3.1.3 适用职业禁止的刑罚范围 | 第28-29页 |
3.2 职业禁止适用的程序 | 第29-32页 |
3.2.1 职业禁止的提出和宣告 | 第29-30页 |
3.2.2 职业禁止的执行 | 第30-32页 |
4 我国职业禁止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4.1 立法方面的缺陷 | 第32-34页 |
4.1.1 保安处分制度的缺失 | 第32-33页 |
4.1.2 制约监督制度不足 | 第33-34页 |
4.2 条件和程序上的不足 | 第34-36页 |
4.2.1 适用对象应扩大至单位 | 第34页 |
4.2.2 必要的权利救济措施缺失 | 第34-36页 |
5 完善我国职业禁止制度适用的构想 | 第36-43页 |
5.1 职业禁止的立法完善 | 第36-41页 |
5.1.1 将保安处分写入刑法 | 第36-37页 |
5.1.2 扩大职业禁止的适用对象 | 第37-38页 |
5.1.3 引入可分性的处分强度 | 第38-40页 |
5.1.4 建立职业禁止权利救济措施 | 第40-41页 |
5.2 违反职业禁止令竞合问题的解决 | 第41-43页 |
5.2.1 与行政处罚的竞合 | 第41-42页 |
5.2.2 与刑罚的竞合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