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第18-19页 |
2.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分析 | 第19-20页 |
2.3 基于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理论的分析 | 第20-22页 |
3 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背景信息 | 第22-31页 |
3.1 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1.1 历史沿革 | 第22-23页 |
3.1.2 财务状况 | 第23-24页 |
3.1.3 关联关系 | 第24页 |
3.2 公司近三年内部控制审计的情况 | 第24-25页 |
3.3 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情况 | 第25-26页 |
3.4 大有能源内部控制缺陷的现状描述 | 第26-31页 |
3.4.1 内部环境方面 | 第26-27页 |
3.4.2 风险评估方面 | 第27-29页 |
3.4.3 控制活动方面 | 第29页 |
3.4.4 信息与沟通方面 | 第29页 |
3.4.5 内部监督方面 | 第29-31页 |
4 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分析 | 第31-38页 |
4.1 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审计程序的影响 | 第31-33页 |
4.2 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 | 第33-38页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8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38-42页 |
5.2.1 上市公司层面对策建议 | 第38-39页 |
5.2.2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对策建议 | 第39-41页 |
5.2.3 监管机构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41-42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