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关键问题 | 第18-19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1.3.3 关键问题 | 第19页 |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政策概述 | 第22-29页 |
| 2.1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 2.1.1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 2.1.2 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 2.2 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概述 | 第25-29页 |
| 2.2.1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回顾 | 第25-27页 |
| 2.2.2 职教新政分析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 第29-49页 |
| 3.1 广东省5所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研 | 第29-34页 |
| 3.1.1 调研情况概述 | 第29-30页 |
| 3.1.2 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30-34页 |
| 3.2 职教新政导向下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0页 |
| 3.2.1 专任教师数量明显不足 | 第34-36页 |
| 3.2.2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36-38页 |
| 3.2.3“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 第38-39页 |
| 3.2.4 不重视师资培训 | 第39页 |
| 3.2.5 教师队伍流动性过大 | 第39-40页 |
| 3.3 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9页 |
| 3.3.1 政府宏观管理层面的原因 | 第40-44页 |
| 3.3.2 社会观念层面的原因 | 第44-46页 |
| 3.3.3 学校内部管理层面的原因 | 第46-47页 |
| 3.3.4 教师自身层面的原因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国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 | 第49-53页 |
| 4.1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 | 第49-50页 |
| 4.2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聘用的制度 | 第50-51页 |
| 4.3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制度 | 第51-52页 |
| 4.4 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 5.1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 5.1.1 淡化学历标准 | 第54页 |
| 5.1.2 突出能力标准 | 第54页 |
| 5.1.3 选择专业的认定机构 | 第54-55页 |
| 5.2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聘用的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 5.2.1 建立高职教师的聘用标准 | 第55-56页 |
| 5.2.2 打通兼职教师聘用渠道 | 第56页 |
| 5.3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 5.3.1 加大高职师资培训的力度 | 第57页 |
| 5.3.2 建立高职教师实践锻炼的时间制度 | 第57页 |
| 5.3.3 建立高职教师实践锻炼的保障制度 | 第57页 |
| 5.3.4 建立高职教师实践锻炼的激励机制 | 第57-58页 |
| 5.3.5 建立高职教师实践锻炼的评价制度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