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翻译项目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2.1 我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现状简介 | 第9页 |
2.2 原作介绍 | 第9-10页 |
2.2.1 原作语言风格特点 | 第9页 |
2.2.2 目标读者及其特点 | 第9-10页 |
2.2.3 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 第10页 |
2.3 接受论框架下的期待视野概念及其在中国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3.1 期待视野概念及在中国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3.2 用期待视野理论指导The Wind in the Willows词汇翻译的可行性 | 第11页 |
3. 从“期待视野”角度在词汇层面对翻译实践的分析 | 第11-17页 |
3.1 口语化 | 第12-13页 |
3.2 使用叠词 | 第13-14页 |
3.3 四字格词语或者成语的广泛使用 | 第14-17页 |
4. 儿童阅读体验调查 | 第17-19页 |
5. 结语 | 第19-20页 |
致谢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附录1:儿童阅读体验调查问卷 | 第22-25页 |
附录2:The Wind in the Willows原文本 | 第25-42页 |
附录3:柳林风声杨静远译 | 第42-55页 |
附录4:柳林风声学生 | 第5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