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减震沟槽减震机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减震沟槽减震效果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数值模拟在爆破工程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5 减震沟槽的减震机理研究 | 第17-20页 |
1.5.1 爆破地震波的特性 | 第17-19页 |
1.5.2 减震沟槽的减震机理分析 | 第19-20页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2-33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数值模拟的算法及注意事项 | 第22-24页 |
2.2.1 结构单元算法的选择 | 第22-23页 |
2.2.2 ANSYS/LS-DYNA的求解步骤 | 第23-24页 |
2.2.3 有关假设 | 第24页 |
2.2.4 数值模拟应注意的问题 | 第24页 |
2.3 材料模型的选择及参数的设置 | 第24-27页 |
2.3.1 岩石与混凝土材料模型的选择及参数设置 | 第24-25页 |
2.3.2 减震沟槽中空气的材料参数及状态方程 | 第25-26页 |
2.3.3 炸药的材料参数及状态方程 | 第26-27页 |
2.4 建立模型 | 第27-30页 |
2.4.1 确定单元类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7-28页 |
2.4.2 划分网格 | 第28页 |
2.4.3 时间步长控制 | 第28-29页 |
2.4.4 边界条件与约束 | 第29页 |
2.4.5 沙漏控制 | 第29-30页 |
2.5 爆破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的数值模拟 | 第30-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改变减震沟槽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第33-57页 |
3.1 概述 | 第33-34页 |
3.2 有减震沟情况下减震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34-37页 |
3.3 减震沟槽充水时减震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37-44页 |
3.3.1 水的材料模型选择及参数设置 | 第37-38页 |
3.3.2 减震沟槽充水时对桥梁减震效果的分析 | 第38-44页 |
3.4 改变减震沟槽参数对减震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44-54页 |
3.4.1 减震沟槽的长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2 减震沟槽的深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第47-50页 |
3.4.3 减震沟槽的宽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4 减震沟槽距爆孔的距离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3.5 对减震沟槽参数进行优化分析 | 第54-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减震沟槽对简支梁桥减震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57-68页 |
4.1 概述 | 第57页 |
4.2 无减震沟的工况下爆破地震波引起简支梁桥的动力响应 | 第57-61页 |
4.3 有减震沟的工况下爆破地震波引起简支梁桥的动力响应 | 第61-67页 |
4.3.1 爆破地震波引起简支梁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61-65页 |
4.3.2 减震沟槽对简支梁桥减震效果的分析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