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掺硅灰水泥基材早期水化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第13-14页
        1.1.1 混凝土的定义第13页
        1.1.2 混凝土的发展第13-14页
        1.1.3 混凝土的应用第14页
        1.1.4 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2 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研究第14-19页
        1.2.1 收缩的种类和收缩机理第14-19页
            1.2.1.1 化学收缩第15-16页
            1.2.1.2 自收缩第16-17页
            1.2.1.3 干燥收缩第17页
            1.2.1.4 温度收缩第17-18页
            1.2.1.5 塑性收缩第18页
            1.2.1.6 碳化收缩第18-19页
        1.2.2 收缩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9页
    1.3 电学方法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第19-20页
        1.3.1 电学方法的发展第19-20页
        1.3.2 电阻率法的应用第20页
    1.4 硅灰第20页
    1.5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20-21页
    1.6 研究的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原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3-31页
    2.1 实验原材料第23-24页
        2.1.1 水泥第23页
        2.1.2 水第23页
        2.1.3 硅灰第23-24页
    2.2 主要实验仪器第24页
    2.3 实验方法第24-31页
        2.3.1 凝结时间第24-25页
        2.3.2 自收缩和干缩第25-26页
        2.3.3 电阻率第26-28页
        2.3.4 抗压强度第28页
        2.3.5 水化热第28页
        2.3.6 选择性溶解法第28-29页
        2.3.7 微观结构的观测第29-31页
第3章 掺硅灰水泥基材的力学性能及水化热研究第31-45页
    3.1 力学性能第31-34页
        3.1.1 凝结时间第31-32页
            3.1.1.1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第31页
            3.1.1.2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关系第31-32页
        3.1.2 硅灰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2-34页
    3.2 掺硅灰水泥基材的水化热性能第34-38页
        3.2.1 硅灰掺量对水化热的影响第34-35页
        3.2.2 硅灰掺量对水化速率的影响第35-37页
        3.2.3 硅灰掺量与水化热的相关性第37-38页
    3.3 硅灰二次反应时间的探究第38-40页
        3.3.1 电阻率法第38-39页
        3.3.2 选择性溶解法第39-40页
    3.4 微观测试第40-43页
        3.4.1 物相分析第40-42页
        3.4.2 形貌分析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掺硅灰水泥基材的收缩性能研究第45-57页
    4.1 硅灰掺量对自收缩的影响第45-48页
    4.2 硅灰掺量对干缩的影响第48-50页
    4.3 硅灰掺量对自干缩比值的影响第50-53页
    4.4 收缩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掺硅灰水泥基材的电性能研究第57-67页
    5.1 硅灰掺量对电阻率的影响第57-61页
        5.1.1 硅灰掺量对电阻率发展曲线的影响第57-60页
        5.1.2 硅灰掺量对电阻率微分曲线的影响第60-61页
    5.2 电阻率与自收缩之间的相关性第61-63页
    5.3 电阻率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1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天候高速视觉导航敏感器研制
下一篇:基于语义单元替换的仿写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