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研究综述 | 第11-23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 2.1 随班就读 | 第12-13页 |
| 2.2 智力障碍学生 | 第13页 |
| 2.3 课程内容调整 | 第13-14页 |
| 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 3.1 随班就读课程调整的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 3.2 随班就读语文课程调整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 3.3 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语文学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 3.4 相关研究的启示 | 第21-23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3-32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3 研究工具 | 第23-25页 |
| 3.1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汇问卷》 | 第24页 |
| 3.2 《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业评价表》 | 第24页 |
| 3.3 《随班就读学生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 第24-25页 |
| 3.4 《随班就读语文课堂参与行为观察记录表》 | 第25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 4.1 文献法 | 第25页 |
| 4.2 问卷法 | 第25-28页 |
| 4.3 观察法 | 第28页 |
| 4.4 访谈法 | 第28页 |
| 5 研究过程与步骤 | 第28-32页 |
| 5.1 确定研究主题与对象,进行研究设计 | 第28-29页 |
| 5.2 评估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语文学业发展与课程内容掌握情况 | 第29页 |
| 5.3 确定随班就读智障学生需要调整的课程内容 | 第29页 |
| 5.4 初步完成语文课程内容的调整 | 第29-30页 |
| 5.5 初步完成语文教学的调整 | 第30页 |
| 5.6 实施并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的调整 | 第30页 |
| 5.7 综合评价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对随班就读智障学生产生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71页 |
| 1 随班生H同学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49页 |
| 1.1 评估的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 1.2 调整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 1.3 实施的效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 2 随班生T同学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9-71页 |
| 2.1 评估的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 2.2 调整的结果与分析 | 第54-63页 |
| 2.3 实施效果与分析 | 第63-71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与总结 | 第71-80页 |
| 1 讨论 | 第71-76页 |
| 1.1 评估对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的作用 | 第71-72页 |
| 1.2 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对随班生语文学业发展的影响 | 第72-74页 |
| 1.3 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对随班生语文课堂参与的影响 | 第74-75页 |
| 1.4 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对教师有效开展随班就读语文教学活动的影响 | 第75-76页 |
| 2 结论 | 第76-77页 |
| 2.1 评估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调整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 第76页 |
| 2.2 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对随班生语文学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第76页 |
| 2.3 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对随班生语文课堂参与具有积极作用 | 第76-77页 |
| 2.4 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有助于随班就读语文教师展开教学活动 | 第77页 |
| 3 建议 | 第77-79页 |
| 3.1 加强随班就读语文教育资源的统筹与整合 | 第77-78页 |
| 3.2 提高随班就读语文教师的特教专业能力 | 第78页 |
| 3.3 进一步推进随班就读语文课程调整的研究与应用 | 第78页 |
| 3.4 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 第78-79页 |
| 4 创新与不足 | 第79-80页 |
| 4.1 创新 | 第79页 |
| 4.2 不足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附录 | 第86-92页 |
| 后记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