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海面机器人视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机器视觉的具体应用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内的研究动态第14-15页
        1.3.2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6页
        1.3.3 双目视觉面临的挑战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安排第16-19页
第2章 海面图像的预处理第19-39页
    2.1 图像平滑第19-27页
        2.1.1 图像噪声的类型第19-21页
        2.1.2 均值滤波第21-22页
        2.1.3 高斯滤波第22-25页
        2.1.4 同态滤波第25-27页
    2.2 图像增强第27-32页
        2.2.1 灰度直方图第27-28页
        2.2.2 直方图均衡化第28-29页
        2.2.3 局部优化实验及分析第29-32页
    2.3 图像锐化第32-34页
    2.4 图像复原第34-37页
        2.4.1 逆滤波恢复第34-36页
        2.4.2 维纳滤波恢复第36-37页
        2.4.3 恢复结果及分析第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双目视觉系统的相机标定第39-57页
    3.1 相机坐标系模型第39-41页
    3.2 相机模型第41-43页
        3.2.1 相机的线性模型第41-42页
        3.2.2 相机的非线性透视模型第42-43页
    3.3 双目相机标定及其优化第43-50页
        3.3.1 相机标定方法分类第43-44页
        3.3.2 张正友标定法第44-46页
        3.3.3 基于张正友标定法的快速标定的优化第46-49页
        3.3.4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3.4 基于Matlab的立体标定第50-54页
        3.4.1 Matlab立体标定第50-53页
        3.4.2 标定结果及分析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第4章 双目视觉系统的立体匹配第57-75页
    4.1 基于海天线的畸变判定第57-62页
        4.1.1 基于canny算法的边缘检测第57-58页
        4.1.2 基于Hough变换的海天线提取及判定第58-60页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0-62页
    4.2 立体匹配基本理论第62-66页
        4.2.1 极线几何与基本矩阵第62-64页
        4.2.2 匹配基元与匹配约束第64-66页
    4.3 立体匹配方法第66-68页
        4.3.1 基于灰度(区域)的匹配方法第66-67页
        4.3.2 基于特征的匹配方法第67-68页
        4.3.3 基于相位的匹配方法第68页
    4.4 视差优化的半全局双目匹配方法第68-72页
        4.4.1 半全局双目匹配第68-70页
        4.4.2 基于中值滤波的视差优化第70-72页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2-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目标物体的测量第75-83页
    5.1 三维测量的基本原理第75-78页
        5.1.1 单目测量的基本原理第75-76页
        5.1.2 双目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第76-78页
    5.2 空间点位置的三维测量第78-79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9-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双目系统设计与实现第83-89页
    6.1 无人平台构建第83-84页
    6.2 无人平台的视觉系统第84-87页
    6.3 程序设计与实现第87-88页
    6.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3N4陶瓷钎焊工艺研究
下一篇:伦理型领导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中介效应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