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钻机液压动力头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3 全套管连续钻机的成孔机理与施工方法 | 第15-18页 |
1.3.1 成孔机理 | 第15-16页 |
1.3.2 施工方法 | 第16-18页 |
1.4 课题选取及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4.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动力头液压系统设计和元件选型 | 第21-41页 |
2.1 工程机械常用的液压节能控制方式 | 第21-27页 |
2.1.1 正流量控制系统 | 第21-22页 |
2.1.2 负流量控制系统 | 第22页 |
2.1.3 负载敏感控制系统 | 第22-27页 |
2.2 动力头液压系统的选择 | 第27-29页 |
2.2.1 动力头液压系统的要求 | 第27页 |
2.2.2 动力头液压系统的设计 | 第27-29页 |
2.3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 第29-31页 |
2.3.1 上动力头计算 | 第29-30页 |
2.3.2 下动力头计算 | 第30-31页 |
2.4 变量泵及其它元件的选型 | 第31-39页 |
2.4.1 液压泵的选型 | 第31-32页 |
2.4.2 多路阀的选型 | 第32-37页 |
2.4.3 液压马达及其它元件的选型 | 第37-39页 |
2.5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 | 第39-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41-49页 |
3.1 负载敏感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第41-45页 |
3.2 负载敏感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 | 第45-48页 |
3.2.1 稳定状态 | 第45-46页 |
3.2.2 稳定状态分析 | 第46-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AMESim的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 第49-65页 |
4.1 AMESim软件简介 | 第49-50页 |
4.2 系统中关键元件模型建立与仿真 | 第50-59页 |
4.2.1 负载敏感泵的建模与仿真 | 第50-57页 |
4.2.2 压力补偿阀的建模与仿真 | 第57-59页 |
4.3 动力头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59-64页 |
4.3.1 上动力头系统仿真分析 | 第60-62页 |
4.3.2 下动力头系统仿真分析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动力头结构及有限元分析 | 第65-74页 |
5.1 上动力头主要结构设计 | 第65-67页 |
5.1.1 上动力头齿轮结构设计 | 第65-66页 |
5.1.2 上箱体及提升架结构设计 | 第66-67页 |
5.2 下动力头主要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5.3 有限元分析 | 第68-73页 |
5.3.1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 第68-69页 |
5.3.2 上动力头有限元分析 | 第69-72页 |
5.3.3 下动力头有限元分析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人机界面可视化设计 | 第74-80页 |
6.1 电控系统硬件的选择 | 第74-76页 |
6.2 可视化界面设计 | 第76-78页 |
6.3 电控系统操作说明 | 第78-7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