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极材料失效分析及电极界面特性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Extended abstract第11-30页
变量注释表第30-31页
1 绪论第31-54页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31-33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第33-35页
    1.3 锂离子电池电极界面特性研究方法第35-36页
    1.4 石墨电极电极失效分析及界面特性研究第36-42页
    1.5 镍钴锰三元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42-44页
    1.6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嵌脱反应机制研究第44-51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51-54页
2 实验仪器与实验技术第54-58页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54-55页
    2.2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第55-58页
3 电解池体系对电极界面特性的影响第58-67页
    3.1 引言第58页
    3.2 不同电解池体系下的循环伏安曲线研究第58-60页
    3.3 不同电解池体系下的EIS结果第60-66页
    3.4 本章总结第66-67页
4 石墨负极在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的失效及改性机制研究第67-99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石墨电极在EC基液态电解液中的失效机制及FEC添加剂成膜性能研究第68-83页
    4.3 石墨电极在PMMA基凝胶电解液中的失效机制及VC添加剂成膜性能研究第83-98页
    4.4 本章总结第98-99页
5 高截止电位和高温条件下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容量衰减机制研究第99-120页
    5.1 引言第99页
    5.2 LiNi_(0.5)Co_(0.2)Mn_(0.3)O_2电极材料XRD及SEM表征第99-101页
    5.3 LiNi_(0.5)Co_(0.2)Mn_(0.3)O_2电极的循环性能第101-105页
    5.4 LiNi_(0.5)Co_(0.2)Mn_(0.3)O_2电极首次充放电过程EIS研究第105-115页
    5.5 55℃条件下LiNi_(0.5)Co_(0.2)Mn_(0.3)O_2电极电极界面特性特性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第115-119页
    5.6 本章总结第119-120页
6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极界面特性研究第120-143页
    6.1 引言第120-121页
    6.2 商品化富锂锰基电极材料电极界面特性研究第121-133页
    6.3 共沉淀法制备0.5Li_2MnO_30.5Li(Ni_(0.44)Mn_(0.44)Co_(0.12))O_2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电极界面特性研究第133-142页
    6.4 本章总结第142-143页
7 LiNi_(0.5)Co_(0.2)Mn_(0.3)O_2电极和富锂锰基正极感抗变化规律研究第143-152页
    7.1 引言第143-144页
    7.2 LiNi_(0.5)Co_(0.2)Mn_(0.3)O_2电极感抗变化规律第144-147页
    7.3 富锂锰基正极感抗变化规律第147-151页
    7.4 本章总结第151-152页
8 结论及展望第152-155页
    8.1 全文主要内容及结论第152-153页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53页
    8.3 展望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70页
作者简历第170-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STA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科学划界的弦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