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梳理 | 第13-25页 |
一、关于中国对非投资的研究 | 第13-18页 |
二、政治风险的概念界定与分类 | 第18-21页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21-22页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22-25页 |
第一章 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概况 | 第25-31页 |
第一节 中非经贸持续快速发展 | 第25-28页 |
一、中非经贸合作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 第26页 |
二、投资企业不断增多,且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 | 第26-27页 |
三、投资地域逐渐扩展、领域不断丰富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洲投资存在的不足 | 第28-31页 |
一、投资规模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较小 | 第28-30页 |
二、投资地域不平衡性较为突出 | 第30页 |
三、投资行业相对比较集中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非洲政治冲突特点及中国企业在非洲面临的政治风险 | 第31-41页 |
第一节 非洲的政治冲突特点 | 第32-34页 |
一、部族意识强烈,利益冲突不断 | 第32-33页 |
二、部分国家军事干预政治,动荡不安 | 第33页 |
三、域外大国角力非洲,资源争夺愈演愈烈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非洲政治风险的类型、风险源及内容 | 第34-37页 |
一、非洲政治风险的类型 | 第34-36页 |
二、非洲政治风险的风险源 | 第36-37页 |
第三节 非洲政治风险的新动向 | 第37-41页 |
一、蚕食性间接征用风险不断上升 | 第38页 |
二、西方舆论指责使社会性风险增加 | 第38-39页 |
三、新型政治暴力风险有所抬头 | 第39页 |
四、域外国家干预风险上升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政治风险规避——政府层面 | 第41-49页 |
第一节 推进中非合作,优化互惠互利的中非关系 | 第41-45页 |
一、继续加大对非投资、贷款与援助规模,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 第42-43页 |
二、建设性参与非洲和平安全事务,推动非洲和平安全发展 | 第43-44页 |
三、加强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培育共享价值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完善各种机制,为中国在非投资提供保障 | 第45-49页 |
一、完善境外投资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 第45-46页 |
二、积极签订经贸双边条约、加入多边条约 | 第46-47页 |
三、加强对中国在非利益的外交保护与军事保护 | 第47-48页 |
四、做好风险评估,搭建信息平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政治风险规避——企业层面 | 第49-62页 |
第一节 投资前做好风险评估,积极参与商业保险 | 第49-52页 |
一、投资前做好充分的政治风险评估工作 | 第50-51页 |
二、积极参与投资保险,转嫁政治风险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在投资过程中优化结构性安排规避或减少政治风险 | 第52-59页 |
一、与本土企业增加利益交叉点,形成利益共同体 | 第52-54页 |
案例分析:中兴公司与非洲本土企业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 | 第53-54页 |
二、积极落实社会责任,注重参与公益事业 | 第54-58页 |
案例分析:中钢南非铬业公司践行社会责任,赢得良好声誉 | 第56-58页 |
三、依托商会社团,抱团经营,优化跨文化管理 | 第58-59页 |
案例分析:在非浙江籍商会作用显著 | 第59页 |
第三节 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降低政治风险发生后的恶性影响 | 第59-62页 |
案例分析:2011年利比亚战乱爆发后的风险应对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