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思路与模式探究--以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高二(7)班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 国外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 第9-10页 |
2. 国内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 第10-12页 |
(四)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班级文化内涵及功能 | 第14-21页 |
(一) 文化 | 第14-16页 |
1. 文化的内涵 | 第14-15页 |
2. 文化的要素 | 第15-16页 |
(二) 班级文化 | 第16-18页 |
1. 班级文化的内涵 | 第16-17页 |
2. 班级文化的特点 | 第17页 |
3. 班级文化的功能与结构 | 第17-18页 |
(三) 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 | 第18-21页 |
1. 自主管理模式 | 第19页 |
2. 集体性教育模式 | 第19-21页 |
二、高二(7)班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1-27页 |
(一) 调查手段 | 第21页 |
(二) 结果分析 | 第21-27页 |
1. 班级文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2. 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24-27页 |
三、高二(7)班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思路 | 第27-43页 |
(一) 班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精神文化的建设 | 第27-34页 |
1. 挖掘班级的共同愿景 | 第27-28页 |
2.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 第28页 |
3. 优良的班风建设 | 第28-32页 |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2-34页 |
(二) 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部分—制度文化的建设 | 第34-37页 |
(三) 班级文化建设的行动部分—行为文化建设 | 第37-38页 |
1. 主题班会 | 第37页 |
2. 竞赛活动 | 第37-38页 |
3. 才艺表演 | 第38页 |
(四) 班级文化的基本部分―物质文化的建设 | 第38-43页 |
1. 黑板的作用 | 第38-39页 |
2. 座位的安排 | 第39-41页 |
3. 四面墙的布置 | 第41-42页 |
4. 教室环境的卫生 | 第42-43页 |
四、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3-45页 |
(一) 立足学校文化建设班级文化 | 第43页 |
(二) 任课教师也应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 第43-44页 |
(三) 班级文化建设是师生共同的活动 | 第44页 |
(四) 班级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转化弱势群体 | 第44页 |
(五) 班级文化建设受其他文化系统的影响 | 第44页 |
(六)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中文体活动必不可少 | 第44-45页 |
五、结论 | 第45-47页 |
(一)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保障 | 第45页 |
(二)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 第45页 |
(三)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制度的落实 | 第45-46页 |
(四)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人物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