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期物源属性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2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7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7-10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希望解决的地质问题第10-11页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1-12页
第二章 贺兰山及其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和基本地质特征第12-27页
    2.1 贺兰山周边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第13-18页
    2.2 贺兰山地区的主要构造特征第18-20页
    2.3 贺兰山地区构造背景分析及后期改造综合分析第20-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地层特征及沉积时空演化第27-37页
    3.1 研究区及周邻延长期地层分布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分析第30页
    3.2 研究区及邻区沉积相各时段演化特点第30-36页
    3.3 沉积演化综合分析第36-37页
第四章 贺兰山晚三叠世延长期物源综合分析第37-61页
    4.1 古流向分析第37-39页
    4.2 砾石成分分析第39-42页
    4.3 岩石薄片鉴定第42-48页
    4.4 阴极发光分析第48-53页
    4.5 重矿物组成分析第53-58页
    4.6 地球化学分析第58-61页
第五章 延长期不同时期段物源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第61-67页
    5.1 贺兰山地区物源演化综合分析第61-64页
    5.2 延长期物源演化过程反映的古构造意义第64-67页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WL模式培养学生化学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同课异构在高中金属元素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