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银颗粒/BiFeO3复相薄膜的形成及其介电和磁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1 多铁性材料概述第13-17页
        1.1.1 铁磁材料与铁电材料第13-17页
        1.1.2 单相多铁性材料与复合多铁性材料第17页
    1.2 介电材料概述第17-22页
        1.2.1 介质极化的基本形式第17-19页
        1.2.2 电介质的电性能第19-21页
        1.2.3 介电材料简介及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 铁酸铋概述第22-25页
        1.3.1 铁酸铋的结构第22-23页
        1.3.2 铁酸铋的磁电性能第23-24页
        1.3.3 铁酸铋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4 薄膜的制备方法第25-26页
        1.4.1 溅射法(Sputtering)第25页
        1.4.2 脉冲激光沉积(PLD)第25页
        1.4.3 分子束外延(MBE)第25页
        1.4.4 溶胶凝胶法(Sol-gel)第25-26页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9-35页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29-30页
        2.1.1 实验原料第29页
        2.1.2 实验仪器第29页
        2.1.3 测试仪器第29-30页
    2.2 BiFeO_3薄膜的制备第30页
    2.3 材料表征方法第30-33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30-31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页
        2.3.3 能谱仪(EDS)第31-32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2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2页
        2.3.6 紫外-可见光谱(UV-Vis)第32-33页
    2.4 材料性能测试第33-35页
        2.4.1 介电性能测试第33页
        2.4.2 铁电性能测试第33-34页
        2.4.3 磁性能测试第34-35页
第三章 银/铁酸铋薄膜的制备以及形成研究第35-69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银/铁酸铋薄膜的制备第35-44页
        3.2.1 铁酸铋薄膜的制备第35-37页
        3.2.2 不同络合剂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第37-38页
        3.2.3 不同前驱体溶胶浓度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第38-40页
        3.2.4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第40-42页
        3.2.5 不同银含量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第42-44页
    3.3 银/铁酸铋薄膜的形成研究第44-66页
        3.3.1 Ag掺杂BiFeO_3薄膜的形成第44-56页
        3.3.2 纳米Ag/BiFeO_3复合薄膜的形成第56-61页
        3.3.3 纳米银形成机理的研究第61-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四章 银/铁酸铋薄膜的介电行为研究第69-81页
    4.1 引言第69页
    4.2 纯BiFeO_3薄膜的介电性能与薄膜结晶性、缺陷的关系研究第69-71页
    4.3 Ag/BiFeO_3薄膜的Ag掺杂及纳米银颗粒复合对介电常数影响研究第71-74页
    4.4 Ag/BiFeO_3薄膜的Ag掺杂及纳米银颗粒复合对介电损耗影响研究第74-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银/铁酸铋薄膜的磁性能、铁电性能研究第81-91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Ag/BiFeO_3薄膜的磁性能研究第81-88页
        5.2.1 纯BiFeO_3薄膜的磁性能研究第81-83页
        5.2.2 Ag/BiFeO_3薄膜的Ag掺杂及纳米银颗粒复合对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第83-87页
        5.2.3 Ag/BiFeO_3复合薄膜的磁各向异性研究第87-88页
    5.3 BiFeO_3薄膜的铁电性能研究第88-89页
    5.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六章 全文研究总结与展望第91-93页
    6.1 研究总结第91-92页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致谢第99-101页
个人简历第101-10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行业大学生就业力评价
下一篇:腾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