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形态建模的断层封堵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2-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断层剖面数据处理 | 第15-30页 |
2.1 曲面拟合 | 第15-17页 |
2.1.1 曲面拟合问题 | 第15-16页 |
2.1.2 曲面拟合的方法 | 第16页 |
2.1.3 最小二乘法曲面拟合 | 第16-17页 |
2.2 层位数据插值 | 第17-19页 |
2.2.1 插值函数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2 插值多项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 第18-19页 |
2.3 层位曲面外延 | 第19-22页 |
2.3.1 外推法 | 第19页 |
2.3.2 趋势外推法常见模型 | 第19-20页 |
2.3.3 多项式外推法 | 第20-22页 |
2.4 三角剖分 | 第22-26页 |
2.4.1 三角剖分的定义 | 第22-24页 |
2.4.2 Delaunay三角剖分常见算法介绍 | 第24-26页 |
2.5 三角网格求交 | 第26-27页 |
2.5.1 三角网格求交思路 | 第26-27页 |
2.6 排序 | 第27-28页 |
2.6.1 排序算法介绍 | 第27-28页 |
2.7 曲线Bezier | 第28-29页 |
2.7.1 Bezier曲线简介 | 第28-2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断层封堵性评价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30-39页 |
3.1 基本定义 | 第30页 |
3.2 断层封堵理论 | 第30-31页 |
3.3 断层封堵形成机理 | 第31-33页 |
3.3.1 涂抹作用 | 第31-32页 |
3.3.2 碎裂作用 | 第32页 |
3.3.3 成岩胶结作用 | 第32-33页 |
3.4 断层封闭类型 | 第33-34页 |
3.5 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 | 第34-38页 |
3.5.1 断层两侧岩性配置与断层封闭性的关系 | 第34-36页 |
3.5.2 泥岩涂抹与断层封闭性的关系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断层封堵量化评价原型实现 | 第39-57页 |
4.1 断层曲面拟合的实现 | 第39-44页 |
4.2 层位数据上下盘数据分割 | 第44-45页 |
4.3 层位数据差值的实现 | 第45-46页 |
4.4 上下盘曲面外延的实现 | 第46-47页 |
4.5 地层曲面与断层曲面的三角剖分 | 第47-49页 |
4.6 地层曲面与断层曲面求交 | 第49-55页 |
4.7 冒泡排序的实现 | 第55页 |
4.8 Bezier曲线光滑的实现 | 第55-56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成果分析 | 第57-62页 |
5.1 岩性配置图 | 第58-59页 |
5.2 岩性封堵评价图 | 第59-60页 |
5.3 断层断距图 | 第60页 |
5.4 断层SSF封堵指数图 | 第60-61页 |
5.5 断层综合评价结果图 | 第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1. 主要工作 | 第62页 |
2. 课题创新点 | 第62页 |
3. 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