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重庆市S区工伤认定中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7-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页
    1.2 研究方法第7-8页
    1.3 研究目标及创新之处第8页
        1.3.1 研究目标第8页
        1.3.2 创新之处第8页
    1.4 不足之处第8-9页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2.1 概念界定第9-10页
        2.1.1 工伤认定第9页
        2.1.2 工伤认定的公共服务能力第9-10页
    2.2 理论基础第10-11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0页
        2.2.2 “协同政府”模式第10-11页
        2.2.3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第11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2.3.1 国内工伤认定研究现状第11页
        2.3.2 国内外公共服务水平研究现状第11-14页
3 S区工伤认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4-26页
    3.1 S区工伤认定现状第14-17页
        3.1.1 S区工伤认定现状介绍第14-15页
        3.1.2 S区工伤认定办理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第15-17页
    3.2 S区工伤认定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第17-22页
        3.2.1 窗口服务“冷面化”第17页
        3.2.2 效能监察机制形式化第17-18页
        3.2.3 部门协作“随意化”第18-19页
        3.2.4 电子政务发展难第19-20页
        3.2.5 法律法规精细化不足第20-22页
    3.3 S区工伤认定公共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2-26页
        3.3.1 窗口服务存在“官本位”思想第22-23页
        3.3.2 效能监察法律依据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第23页
        3.3.3 部门协作缺乏固定机制及监督第23-24页
        3.3.4 电子政务的推行存在思想及体制障碍第24页
        3.3.5 功利性立法缺乏“以人为本”第24-26页
4 对策建议第26-33页
    4.1 理论借鉴第26-27页
        4.1.1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加强组织建设第26页
        4.1.2 借鉴“协同政府”模式加强流程建设第26-27页
        4.1.3 借鉴“以人为本”思想加强立法的规范建设第27页
    4.2 提升S区工伤认定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第27-33页
        4.2.1 “职业化”建设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第27-28页
        4.2.2 加强效能监察机制建设第28-29页
        4.2.3 推动部门协作机制建设第29-30页
        4.2.4 推动电子政务在工伤认定业务中的运用第30页
        4.2.5 “以人为本”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第30-33页
5 结束语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附录 S区工伤认定办理情况调查问卷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气管道复杂腐蚀缺陷失效压力非线性有限元研究
下一篇:山东乃夫花艺设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