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决定的效力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概述第13-23页
    第一节 设置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的意义第13-18页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概念第13-14页
        二、庭前会议的功能第14-16页
        三、庭前会议制度的价值第16-18页
    第二节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与域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第18-23页
        一、域外相关制度介绍第18-20页
        二、与我国庭前会议制度的比较第20-23页
第二章 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决定的内容第23-32页
    第一节 庭前会议审查内容的法律规定分析第23-28页
        一、庭前会议审查的程序性内容第23-25页
        二、庭前会议审查的证据问题第25-26页
        三、庭前会议审查的实体性内容第26-28页
    第二节 庭前会议审查内容的司法实践情况分析第28-32页
        一、司法实践样本分析第28-29页
        二、审查内容的争议焦点第29-32页
第三章 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决定的效力构成及现状分析第32-37页
    第一节 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决定的域外模式及效力构成第32-33页
        一、域外相关决定的效力模式第32页
        二、庭前会议决定的效力构成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决定的效力现状分析第33-37页
        一、法律规定的弱效力模式第33页
        二、司法实践的强效力模式第33-34页
        三、效力不确定造成的影响第34-37页
第四章 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决定的效力分析第37-43页
    第一节 庭前会议程序性问题决定的效力第37页
        一、审理程序与审理方式问题第37页
        二、管辖和回避问题第37页
    第二节 庭前会议证据问题决定的效力第37-40页
        一、证据开示第37-38页
        二、证据整理第38-39页
        三、非法证据排除第39-40页
    第三节 庭前会议实体性问题决定的效力第40-41页
        一、争点整理第40页
        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第40-41页
        三、刑事和解第41页
    第四节 庭前会议形成决定后的权利救济第41-43页
        一、庭前会议形成决定需要权利救济的原因第41-42页
        二、庭前会议形成决定后权利救济的渠道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作者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宜兴范蠡大桥工程质量管理改进研究
下一篇:S公司“地铁+物业”联动开发模式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