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2.1 公共自行车调配路径优化问题 | 第13-15页 |
1.2.2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 第15-16页 |
1.2.3 物流配送选址-路径优化问题 | 第16-17页 |
1.2.4 研究现状评价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 论文研究组织结构 | 第20-2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公共自行车调配车辆路径优化模型研究 | 第25-35页 |
2.1 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2.2 公共自行车静态调配车辆路径优化模型 | 第26-28页 |
2.2.1 静态调配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概述 | 第26-27页 |
2.2.2 静态调配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建模 | 第27-28页 |
2.3 公共自行车动态调配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2.3.1 动态调配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概述 | 第28页 |
2.3.2 动态调配与静态调配异同点 | 第28-29页 |
2.3.3 动态事件类型及其触发机制分析 | 第29-31页 |
2.4 调配需求新增的动态调配数学模型 | 第31-34页 |
2.4.1 建模思路 | 第31-32页 |
2.4.2 初始静态调配模型 | 第32-33页 |
2.4.3 调配计划动态调整模型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公共自行车调配中心选址问题分析 | 第35-43页 |
3.1 公共自行车区域调配模式 | 第35-36页 |
3.2 公共自行车调配中心选址基本模型建立 | 第36-39页 |
3.3 公共自行车调配服务模糊时间窗 | 第39-42页 |
3.3.1 公共自行车调配服务时间窗概述 | 第39页 |
3.3.2 调配服务模糊时间窗的建立 | 第39-40页 |
3.3.3 调配服务模糊时间窗惩罚函数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选址-路径的公共自行车调配中心选址模型研究 | 第43-55页 |
4.1 租赁点调配需求的确定 | 第43-45页 |
4.1.1 调配服务安全阂值的设定 | 第43页 |
4.1.2 调配服务时间窗的确定 | 第43-44页 |
4.1.3 调配需求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4.2 基于选址-路径的公共自行车调配中心选址模型 | 第45-47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45页 |
4.2.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 第45-47页 |
4.2.3 模型建立 | 第47页 |
4.3 求解算法设计 | 第47-53页 |
4.3.1 求解思路 | 第48页 |
4.3.2 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设计 | 第48-52页 |
4.3.3 算法求解流程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55-63页 |
5.1 算例说明 | 第55-58页 |
5.1.1 研究时段确定 | 第55-56页 |
5.1.2 重点研究对象确定 | 第56-57页 |
5.1.3 参数设定 | 第57-58页 |
5.2 传统方法算例求解 | 第58-60页 |
5.2.1 传统选址方案 | 第58-59页 |
5.2.2 车辆路径优化 | 第59-60页 |
5.3 基于选址-路径的调配中心选址模型算例求解 | 第60-61页 |
5.4 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7页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63-64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4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代码 | 第7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