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混沌的定义 | 第13页 |
| ·时间响应与相平面法 | 第13-14页 |
| ·Poincare映射与不动点 | 第14页 |
| ·Lyapunov指数 | 第14-15页 |
| ·胞映射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2 一类带有庇护区的单种群生物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第17-4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 ·不动点及稳定性分析 | 第19-21页 |
| ·数值模拟 | 第21-43页 |
| ·ε=ε’, μ=0的情形 | 第21-26页 |
| ·ε=ε’, μ≠0的情形 | 第26-33页 |
| ·ε≠ε’, μ=0的情形 | 第33-37页 |
| ·ε≠ε’, μ≠0的情形 | 第37-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3 两类具有食物偏好的三种群生物数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第45-62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模型的引入 | 第45-46页 |
| ·模型Ⅰ的稳定性分析 | 第46-52页 |
| ·种群x_1与种群x_2之间的Kolmogorov分析 | 第46-48页 |
| ·子系统(3.4)的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 ·种群x_2与种群x_3之间的Kolmogorov分析 | 第49-50页 |
| ·子系统(3.9)的稳定性分析 | 第50-52页 |
| ·模型Ⅱ的稳定性分析 | 第52页 |
| ·数值模拟 | 第52-60页 |
| ·模型Ⅰ | 第52-57页 |
| ·模型Ⅱ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4 两类具有食物偏好的三种群模型的同步和反同步 | 第62-76页 |
| ·模型Ⅰ的自适应同步 | 第62-66页 |
| ·模型Ⅰ和模型Ⅱ的异结构同步 | 第66-70页 |
| ·模型Ⅰ的反同步 | 第70-75页 |
| ·模型Ⅰ的单向耦合反同步 | 第70-72页 |
| ·模型Ⅰ的双向耦合反同步 | 第72-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