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一) 引言 | 第8页 |
(二) 投掷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1. 掷远 | 第9页 |
2. 掷准 | 第9页 |
(三) 发展儿童投掷动作的意义 | 第9-12页 |
1. 人类生存意义 | 第10-11页 |
2. 游戏意义 | 第11页 |
3. 个体发展意义 | 第11-12页 |
(四) 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 | 第12-15页 |
1. 儿童动作发展模型研究的变化与发展 | 第12-13页 |
2. 儿童动作发展的研究进程 | 第13-15页 |
(五) 投掷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 个体约束 | 第15-17页 |
2. 任务约束 | 第17页 |
3. 环境约束 | 第17-18页 |
(五) 对儿童投掷动作结果和过程的测量与评价 | 第18-22页 |
1. 测量与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2. 测量量表 | 第20-22页 |
二、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架 | 第22-24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22页 |
(二) 研究内容及构架图 | 第22-24页 |
三、实验部分 | 第24-56页 |
(一) 实验一:掷准距离约束下儿童动作结构特点 | 第24-40页 |
1.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5-36页 |
4. 讨论 | 第36-40页 |
5. 小结 | 第40页 |
(二) 实验二:掷准时儿童投掷部位协调水平特点比较 | 第40-48页 |
1. 实验目的 | 第40-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47页 |
4. 讨论 | 第47-48页 |
5 小结 | 第48页 |
(三) 实验三:儿童调控掷准肌肉的运动生物力学水平比较 | 第48-56页 |
1. 实验目的 | 第4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5. 小结 | 第55-56页 |
四、总体讨论 | 第56-61页 |
(一) 5-7岁儿童投掷的动作的动态发展 | 第56-58页 |
1. 投掷动作的动态特征 | 第56-57页 |
2. 投掷动作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 第57-58页 |
(二) 约束条件下看辐射作用特点 | 第58-60页 |
1. 运动生物力学水平约束的复杂性 | 第58-59页 |
2. 约束条件下的层次性 | 第59-60页 |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五、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附录一:运动指标原始数据采集样例 | 第67-68页 |
附录二:肌电数据采集样例 | 第68-69页 |
附录三:表面肌电具体位置示意图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酌硏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