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相关概述 | 第13-16页 |
2.1.1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定义与产生机制 | 第13页 |
2.1.2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评估方法 | 第13-14页 |
2.1.3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恢复手段 | 第14-16页 |
2.2 关于泡沫轴应用的相关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2.2.1 泡沫轴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第16页 |
2.2.2 泡沫轴放松练习的作用机制学说 | 第16-17页 |
2.2.3 泡沫轴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2.2.4 泡沫轴在运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2.3 小结 | 第19-20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3.1.1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3.1.2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3.1.3 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 第20页 |
3.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3.2.1 实验条件与基本设备 | 第20页 |
3.2.2 实验干预所需设备 | 第20-21页 |
3.2.3 实验指标测评所需设备及其他 | 第2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3.3.1 实验流程与说明 | 第21-22页 |
3.3.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的测定 | 第22页 |
3.3.3 运动性肌肉疲劳造模 | 第22页 |
3.3.4 实验干预方法——泡沫轴滚压 | 第22-23页 |
3.3.5 实验指标的选取 | 第23-24页 |
3.3.6 实验指标的监测 | 第24-25页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 第25-26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6-41页 |
4.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第26页 |
4.2 等速肌力的指标变化 | 第26-35页 |
4.2.1 峰力矩变化 | 第26-29页 |
4.2.2 峰力矩体重比变化 | 第29-31页 |
4.2.3 平均峰力矩变化 | 第31-34页 |
4.2.4 总做功变化 | 第34-35页 |
4.3 表面肌电(sEMG)的变化 | 第35-39页 |
4.4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 | 第39-41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41-47页 |
5.1 运动性疲劳造模对身体机能的影响评析 | 第41-43页 |
5.1.1 伸膝力矩与做功能力的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5.1.2 伸膝肌群sEMG的变化分析 | 第42页 |
5.1.3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分析 | 第42-43页 |
5.2 泡沫轴放松练习的恢复效果分析 | 第43-46页 |
5.2.1 泡沫轴练习对伸膝力矩与做功能力恢复的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5.2.2 泡沫轴练习对伸膝肌群sEMG的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5.2.3 泡沫轴练习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分析 | 第46页 |
5.3 泡沫轴放松练习的作用机制探索 | 第46-4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7-48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建议 | 第47-4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