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引言 | 第18-21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2.1 不同接种污泥对Anammox菌富集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1 实验装置及控制条件 | 第21页 |
2.1.2 污泥来源和模拟废水配方 | 第21-22页 |
2.1.3 水质测试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1.4 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1.5 Anammox菌相对丰度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2 基于HRT控制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2.1 反应装置和运行条件 | 第25-26页 |
2.2.2 接种污泥 | 第26页 |
2.2.3 水质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 第26页 |
2.2.4 污泥性状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2.5 厌氧氨氧化比活性和联氨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 基于Anammox的耦合脱氮工艺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2.3.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第27页 |
2.3.2 进水水质 | 第27-28页 |
2.3.3 水质检测指标与方法 | 第28页 |
2.3.4 生物膜分子生物学检测内容与方法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69页 |
3.1 不同接种污泥对Anammox菌富集结果与讨论 | 第30-50页 |
3.1.1 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的四个阶段 | 第30-31页 |
3.1.2 好氧颗粒污泥富集Anammox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3.1.3 厌氧颗粒污泥富集Anammox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3.1.4 高氮厌氧污泥富集Anammox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1.5 厌氧消化污泥富集Anammox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3.1.6 混合污泥富集Anammox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3.1.7 污泥种类对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的影响 | 第46-47页 |
3.1.8 不同接种污泥富集前后Anammox菌的相对丰度比较 | 第47-48页 |
3.1.9 Anammox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3.1.10 不同接种污泥对Anammox菌富集结论 | 第49-50页 |
3.2 基于HRT控制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3.2.1 反应器启动阶段的运行效果 | 第50-53页 |
3.2.2 启动阶段SBBR系统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 第53页 |
3.2.3 启动阶段SBBR反应装置中FA和进出水pH值的变化 | 第53-54页 |
3.2.4 启动过程中SBBR系统中厌氧氨氧化比活性(SAA)及联氨氧化酶(HZO)活性的变化 | 第54-56页 |
3.2.5 启动阶段系统中厌氧氨氧化污泥特性的变化 | 第56-57页 |
3.2.6 启动阶段SBBR系统中Anammox菌相对丰度的变化 | 第57-58页 |
3.2.7 启动阶段系统生物膜中群落结构的变化 | 第58-59页 |
3.2.8 基于HRT控制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研究结论 | 第59页 |
3.3 基于Anammox的耦合脱氮工艺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9-69页 |
3.3.1 氮素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第59-64页 |
3.3.2 耦合脱氮工艺中各个脱氮途径在氮转移中的贡献 | 第64-66页 |
3.3.3 不同C/N值下AOB与Anammox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 | 第66-67页 |
3.3.4 基于Anammox的耦合脱氮工艺处理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的研究结论 | 第67-69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4.1 结论 | 第69-70页 |
4.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