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纳屋错地区蛇绿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题目来源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8-9页 |
1.2.1 蛇绿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8页 |
1.2.2 蛇绿岩依据、特征 | 第8-9页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主要成果 | 第10-11页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11-12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25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2-15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21页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6-18页 |
2.2.2 区域演化历史 | 第18-21页 |
2.3 岩浆岩分布特征 | 第21-22页 |
2.4 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 第22-25页 |
第3章 蛇绿岩地质特征及岩石学特征 | 第25-31页 |
3.1 蛇绿岩分布与产出特征 | 第25页 |
3.2 主要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 第25-31页 |
3.2.1 主要岩石类型 | 第26-29页 |
3.2.2 岩石学特征 | 第29-31页 |
第4章 蛇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41页 |
4.1 纳屋错蛇绿岩的岩石化学成分 | 第31-33页 |
4.2 变质橄榄岩岩石化学成分 | 第33-38页 |
4.3 蛇绿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38-40页 |
4.4 蛇绿岩稀土元素特征 | 第40-41页 |
第5章 蛇绿岩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48-49页 |
图版说明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