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群众观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之不足 | 第15-16页 |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一)主要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习近平群众观的理论渊源 | 第18-23页 |
一、习近平群众观的理论来源 | 第18-22页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重要理论来源 | 第18-19页 |
(二)中共历代领导人的群众观是直接来源 | 第19-21页 |
(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习近平个人实践经验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习近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第23-30页 |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作风 | 第23-25页 |
二、深化改革,为人民谋福祉 | 第25-26页 |
三、谦虚向人民学习 | 第26-27页 |
四、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密切党群关系作为施政要点 | 第27-29页 |
五、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习近平群众观的理论特点 | 第30-45页 |
一、习近平群众观是群众史观的坚持 | 第30-33页 |
(一)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第30-32页 |
(二)坚持人民群众力量至上 | 第32-33页 |
(三)坚持捍卫人民群众利益 | 第33页 |
(四)坚持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 | 第33页 |
二、习近平群众观是群众史观的发展 | 第33-45页 |
(一)对群众史观的发展 | 第33-36页 |
(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与发展 | 第36-40页 |
(三)对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第40-43页 |
(四)对“三个代表”的丰富与发展 | 第43-44页 |
(五)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丰富与发展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习近平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 第45-56页 |
一、习近平群众观是对党的宗旨落实 | 第45-47页 |
二、习近平群众观凝聚了人心 | 第47-50页 |
三、习近平群众观有利于净化官场风气 | 第50-53页 |
四、习近平亲民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 | 第53-54页 |
五、习近平亲民思想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