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县水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2 水务管理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2.1.1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1.2 水务管理 | 第18-19页 |
2.1.3 水务管理职能 | 第19-20页 |
2.1.4 水权与水权制度 | 第20页 |
2.1.5 水市场 | 第20-21页 |
2.1.6 水务管理体制 | 第21页 |
2.1.7 水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2-24页 |
2.2.1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 第22页 |
2.2.2 市场失灵 | 第22-24页 |
3 A县水务管理现状 | 第24-31页 |
3.1 A县概况 | 第24页 |
3.2 A县境内水资源现状 | 第24-25页 |
3.2.1 A县境内河流水系 | 第24-25页 |
3.2.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第25页 |
3.2.3 水资源储量有限 | 第25页 |
3.3 自然灾害频繁 | 第25-27页 |
3.3.1 洪灾影响较大 | 第25-26页 |
3.3.2 旱灾发生频率高 | 第26-27页 |
3.4 A县水务管理部门 | 第27页 |
3.5 A县水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5.1 水务管理政出多门 | 第27-28页 |
3.5.2 水费实收数额较低 | 第28页 |
3.5.3 一些领域用水管理不到位 | 第28-29页 |
3.5.4 二级水利单位履职能力不强 | 第29页 |
3.5.5 浪费水资源现象广泛存在 | 第29-31页 |
4 A县水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4.1 管理体制落后 | 第31页 |
4.1.1 管理形式不当 | 第31页 |
4.1.2 政企不分 | 第31页 |
4.2 水价制定不合理 | 第31-32页 |
4.2.1 水价计价方式落后 | 第32页 |
4.2.2 供水单位改革积极性不高 | 第32页 |
4.2.3 水价制定强调政策性定价 | 第32页 |
4.3 水权管理不规范 | 第32-33页 |
4.3.1 水资源产权不明晰 | 第32-33页 |
4.3.2 水资源初始分配制度不完善 | 第33页 |
4.3.3 水权市场缺乏法律保障 | 第33页 |
4.4 二级水利单位管理不严格 | 第33-34页 |
4.4.1 人员绩效考评不合理 | 第33页 |
4.4.2 专业人才缺乏 | 第33页 |
4.4.3 行政执法独立性不强 | 第33-34页 |
4.5 对节水工作不重视 | 第34-35页 |
4.5.1 节水意识缺乏 | 第34页 |
4.5.2 节水手段单一 | 第34-35页 |
5 A县水务管理问题对策探讨 | 第35-41页 |
5.1 优化水务管理体制 | 第35-36页 |
5.1.1 撤并归集水务管理职能 | 第35页 |
5.1.2 水务市场管理改革 | 第35-36页 |
5.2 水务局与各方面的协调 | 第36-37页 |
5.2.1 水务局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 第36页 |
5.2.2 水务局与用水人的协调 | 第36-37页 |
5.3 改革水价制定和计费方式 | 第37-38页 |
5.3.1 改进水价制定方式 | 第37-38页 |
5.3.2 升级计费方式 | 第38页 |
5.4 探索建立水权制度 | 第38-39页 |
5.4.1 尝试建立水权制度 | 第38页 |
5.4.2 做好法律法规配套工作 | 第38-39页 |
5.5 加强二级水利单位管理和改革 | 第39页 |
5.5.1 严格管理二级水利单位 | 第39页 |
5.5.2 加快二级水利单位改革步伐 | 第39页 |
5.6 节水理念和技术的宣传推广 | 第39-41页 |
5.6.1 节水理念的宣传 | 第39页 |
5.6.2 节水技术的推广 | 第39-41页 |
6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