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一) 课标要求 | 第8页 |
(二) 现实诉求 | 第8页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三、研究的问题 | 第9页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概述 | 第10-16页 |
一、核心概念概述 | 第10-11页 |
(一) 模式 | 第10页 |
(二) 教学模式 | 第10页 |
(三)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 第10-11页 |
二、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 第11-14页 |
(一) 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的主要教学模式及沿袭 | 第12-14页 |
三、“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一)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 第14-15页 |
(二)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 第15-16页 |
第3章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探讨 | 第16-27页 |
一、学习锦囊的编写 | 第16-23页 |
(一) 学习锦囊编写的策略 | 第16-18页 |
(二) 编写的流程 | 第18-19页 |
(三) 操作应用 | 第19页 |
(四) 学习锦囊教学设计策略--案例解析 | 第19-23页 |
二、学习小组的构建 | 第23-25页 |
(一) 学习小组的组建 | 第23-25页 |
(二) 学习小组文化的构建 | 第25页 |
三、“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构件 | 第25-27页 |
(一)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形成的保障 | 第25-26页 |
(二) 学生的角色定位 | 第26页 |
(三) 教师的角色定位 | 第26页 |
(四) 对学生及小组的评价机制 | 第26-27页 |
第4章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三数学课堂的实证研究 | 第27-48页 |
一、“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三数学课堂的实验研究 | 第27-43页 |
(一)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7-29页 |
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7页 |
2. 实验对象 | 第27页 |
3. 实验变量 | 第27页 |
4. 实验方式 | 第27-28页 |
5.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6. 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二) 实验效果分析 | 第29-43页 |
(三) 结论 | 第43页 |
二、“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三数学课堂的个案研究 | 第43-48页 |
(一) 个案研究对比分析 | 第43-47页 |
(二) 个案研究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第5章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 第48-72页 |
一、课例研究背景分析 | 第48页 |
二、课堂实录切片比较研究分析 | 第48-61页 |
(一) 切片一——情景设置片段实录与切片分析 | 第48-50页 |
(二) 切片二——引入新知片段实录与切片分析 | 第50-54页 |
(三) 切片三——探究环节片段实录与切片分析 | 第54-56页 |
(四) 切片四——巩固应用·提升片段实录与切片分析 | 第56-61页 |
三、完整教学课例——锐角三角函数设计过程 | 第61-67页 |
(一) 分析学情 | 第61页 |
(二) 分析教材 | 第61页 |
(三) 设计目标 | 第61-62页 |
(四) 制定策略 | 第62页 |
(五) 设计过程 | 第62-67页 |
四、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 | 第67-68页 |
(一) 自我反思 | 第67页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67页 |
(三) 专家品评 | 第67-68页 |
五、学生反馈 | 第68-72页 |
第6章 反思与展望 | 第72-74页 |
一、研究小结 | 第72页 |
二、研究反思 | 第72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教育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