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世界最大全可动高精度反射面天线QTT110m简介 | 第16-18页 |
1.2 大型全可动高精度反射面天线的现状与发展 | 第18-26页 |
1.2.1 几个典型天线简介 | 第18-19页 |
1.2.2 不平度描述 | 第19-21页 |
1.2.3 指向误差模型 | 第21-22页 |
1.2.4 轨道结构与制造工艺 | 第22-2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轨道不平度描述 | 第28-50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轨道不平度的粗精混合建模 | 第28-30页 |
2.3 轨道表面不平度的大尺度数学描述 | 第30-32页 |
2.3.1 轨道不平度数据预处理 | 第30页 |
2.3.2 傅里叶级数拟合 | 第30-32页 |
2.4 轨道表面不平度的小尺度数学描述 | 第32-40页 |
2.4.1 W-M函数模型 | 第32-38页 |
2.4.2 分形维数识别方法的数值分析对比 | 第38-40页 |
2.5 粗精混合模型重要参数确定方法 | 第40-49页 |
2.5.1 模型中参数确定方法一 | 第42-43页 |
2.5.2 模型中参数确定方法二 | 第43-47页 |
2.5.3 实验与验证 | 第47-49页 |
2.6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轨道不平度对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 | 第50-62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QTT110m天线坐标系的建立 | 第50-53页 |
3.2.1 天线各坐标系数学描述 | 第50-51页 |
3.2.2 不同坐标系之间转换关系 | 第51-52页 |
3.2.3 无误差指向模型 | 第52-53页 |
3.3 QTT110m天线指向精度分析 | 第53-60页 |
3.3.1 轨道不平度对指向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53-57页 |
3.3.2 轴系误差对指向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57-58页 |
3.3.3 QTT110m天线指向误差模型 | 第58-60页 |
3.4 实验与仿真 | 第60页 |
3.5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QTT110m天线方位轨道设计指标的初步考虑 | 第62-68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天线指向误差影响因素 | 第62-63页 |
4.3 基于高斯分布的轨道不平度与指向精度之间的关系 | 第63-67页 |
4.3.1 轨道不平度工程数据特征分析 | 第63-64页 |
4.3.2 由满足高斯分布的轨道不平度引起的天线指向误差 | 第64-66页 |
4.3.3 由指向误差分配反推轨道不平度的容许值 | 第66-67页 |
4.4 由轨道不平度容许值指导轨道工程实践的初探 | 第67页 |
4.5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回顾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回顾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附录 A | 第70-73页 |
附录 B | 第73-76页 |
附录 C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