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南矿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其导水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陷落柱特征研究 | 第13页 |
1.2.2 陷落柱的分布规律 | 第13-15页 |
1.2.3 陷落柱导水性及其突水防治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2 宿南矿区地质概况 | 第18-24页 |
2.1 矿区地质概况 | 第19-21页 |
2.1.1 矿区地层 | 第19页 |
2.1.2 矿区地质构造 | 第19-21页 |
2.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4页 |
2.2.1 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特征 | 第21-22页 |
2.2.2 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 第22-24页 |
3 宿南矿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与分布特征 | 第24-40页 |
3.1 岩溶陷落柱的揭露概况 | 第24-33页 |
3.1.1 桃园煤矿陷落柱揭露情况 | 第25-27页 |
3.1.2 祁南煤矿陷落柱揭露情况 | 第27-30页 |
3.1.3 祁东煤矿陷落柱揭露情况 | 第30-33页 |
3.2 宿南矿区陷落柱的发育特征 | 第33-38页 |
3.2.1 陷落柱的平面形态特征 | 第33-36页 |
3.2.2 陷落柱的剖面形态特征 | 第36-38页 |
3.3 陷落柱的导水性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宿南矿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的控制因素 | 第40-52页 |
4.1 宿南矿区陷落柱的分布 | 第40-41页 |
4.2 构造对陷落柱的控制 | 第41-45页 |
4.2.1 褶皱对陷落柱的控制 | 第41-43页 |
4.2.2 断层对陷落柱的控制 | 第43-45页 |
4.3 地形地貌对陷落柱的控制 | 第45-47页 |
4.4 地下水流场对陷落柱的控制 | 第47-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陷落柱治理工程案例 | 第52-64页 |
5.1 工程背景 | 第52页 |
5.2 陷落柱的探查 | 第52-58页 |
5.2.1 陷落柱的确认 | 第53-55页 |
5.2.2 陷落柱发育参数的探查 | 第55-58页 |
5.3 陷落柱治理 | 第58-62页 |
5.3.1 治理过程 | 第59-61页 |
5.3.2 治理效果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