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测绘遥感技术论文

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关键技术与测图效能评价方法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1.2.1 卫星影像产品与处理第19-22页
        1.2.2 区域网平差第22-23页
        1.2.3 卫星测图能力评价第23-25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26-27页
第二章 资源三号卫星几何模型第27-50页
    2.1 资源三号卫星简介第27-29页
    2.2 资源三号卫星成像几何第29-31页
    2.3 资源三号卫星轨道和姿态模型第31-37页
        2.3.1 卫星轨道模型第31-33页
        2.3.2 卫星姿态模型第33-37页
    2.4 坐标系统第37-41页
        2.4.1 影像坐标系第37页
        2.4.2 相机坐标系第37-38页
        2.4.3 卫星本体坐标系第38页
        2.4.4 轨道坐标系第38-39页
        2.4.5 地心惯性坐标系第39-40页
        2.4.6 地心地固坐标系第40-41页
        2.4.7 地图投影坐标系第41页
    2.5 资源三号卫星严格成像几何模型第41-45页
    2.6 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几何检校第45-47页
    2.7 资源三号卫星有理函数模型第47-49页
    2.8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制作第50-98页
    3.1 资源三号卫星几何误差分析第50-60页
        3.1.1 外方位元素误差第50-57页
            3.1.1.1 轨道误差第50-53页
            3.1.1.2 姿态误差第53-56页
            3.1.1.3 时间误差第56-57页
        3.1.2 内方位元素误差第57-60页
            3.1.2.1 CCD误差第57-58页
            3.1.2.2 镜头光学畸变第58-60页
            3.1.2.2 相机安装误差第60页
    3.2 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级体系第60-66页
        3.2.1 产品分级第60-63页
        3.2.2 产品构成及要求第63-65页
        3.2.3 产品模式第65-66页
    3.3 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生产第66-75页
        3.3.1 虚拟重成像技术原理第66-67页
        3.3.2 虚拟内方位元素构建第67-70页
        3.3.3 虚拟外方位元素构建第70-72页
            3.3.3.1 虚拟影像行成像时间构建第70-71页
            3.3.3.2 虚拟轨道和姿态数据构建第71-72页
        3.3.4 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生产第72-73页
        3.3.5 虚拟重成像引入误差分析第73-75页
    3.4 几何纠正影像产品生产第75-82页
        3.4.1 几何纠正原理第75-76页
        3.4.2 系统几何纠正影像产品生产第76-81页
            3.4.2.1 成像几何模型构建第77-80页
            3.4.2.2 系统几何纠正影像生产第80-81页
        3.4.3 精纠正影像和正射纠正影像产品生产第81-82页
    3.5 实验与分析第82-97页
        3.5.1 实验数据第82-83页
        3.5.2 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精度第83-89页
            3.5.2.1 RFM替代精度验证第83-84页
            3.5.2.2 立体区域网平差精度验证第84-89页
        3.5.3 各种几何纠正影像产品精度第89-93页
            3.5.3.1 RFM替代精度验证第91-92页
            3.5.3.2 立体区域网平差精度验证第92-93页
        3.5.4 正射纠正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产品精度第93-97页
    3.6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四章 高程约束的无控制区域网平差第98-119页
    4.1 基于RFM的区域网平差第98-102页
    4.2 SRTM辅助的无地面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第102-107页
        4.2.1 高程约束的无地面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原理第102-104页
        4.2.2 基于SRTM约束的无地面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第104-107页
    4.3 SRTM辅助的无地面控制平面区域网平差第107-109页
    4.4 实验与分析第109-117页
        4.4.1 实验区域和实验数据第109-111页
        4.4.2 SRTM数据自身高程精度验证第111-112页
        4.4.3 SRTM约束的无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实验第112-116页
        4.4.4 SRTM约束的弱交会区域网平差实验第116-117页
    4.5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第五章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测图效能论证与分析第119-166页
    5.1 成像误差定量分析第119-131页
        5.1.1 轨道误差影响定量分析第120-121页
        5.1.2 姿态误差影响定量分析第121-124页
        5.1.3 时间误差影响定量分析第124-127页
        5.1.4 相机内部误差影响定量分析第127-129页
        5.1.5 设备安装误差影响定量分析第129-130页
        5.1.6 所有误差综合影响定量分析第130-131页
    5.2 影像几何精度测图效能分析第131-141页
        5.2.1 影像精度定量分析第131-138页
            5.2.1.1 原始影像几何精度分析第131-133页
            5.2.1.2 影像产品无控几何精度分析第133-136页
            5.2.1.3 影像产品有控几何精度分析第136-138页
        5.2.2 影像几何精度测图适用性评价第138-141页
            5.2.2.1 测图应用对影像精度指标要求第138-140页
            5.2.2.2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精度测图适用性分析第140-141页
    5.3 影像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第141-147页
        5.3.1 影像空间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第141-143页
            5.3.1.1 测图应用对影像分辨率指标要求第141-143页
            5.3.1.2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辨率测图适用性分析第143页
        5.3.2 影像光谱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第143-145页
        5.3.3 影像时间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第145-147页
    5.4 立体模式测图效能分析第147-150页
        5.4.1 测图应用对立体模式要求第147-149页
        5.4.2 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测图适用性第149-150页
    5.5 影像整体技术指标测图效能分析第150-151页
    5.6 实验与分析第151-164页
        5.6.1 实验区域和实验数据第151页
        5.6.2 业务化生产传感器校正影像无控精度实验第151-157页
            5.6.2.1 单视影像平面精度验证实验第152-154页
            5.6.2.2 立体影像精度验证实验第154-157页
            5.6.2.3 外方位元素对影像精度影响实验第157页
        5.6.3 稀少控制条件下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几何精度实验第157-159页
        5.6.4 基于传感器校正影像的DEM产品生产及精度实验第159-162页
        5.6.5 基于传感器校正影像的DOM产品生产及精度实验第162-164页
    5.7 本章小结第164-1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66-169页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166-167页
    6.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9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79-182页
致谢第182-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具有未建模动态非线性系统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下一篇:微分包含的可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