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1 导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中国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20-25页 |
2.1 中国梦在内涵上包括了“农业梦、农村梦、农民梦” | 第20-21页 |
2.2 中国梦决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 | 第21-22页 |
2.3 中国梦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 | 第22-25页 |
2.3.1 弘扬中国精神 | 第22-23页 |
2.3.2 凝聚中国力量 | 第23页 |
2.3.3 通过实干让中国梦梦想成真 | 第23-25页 |
3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 第25-28页 |
3.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第25页 |
3.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3.3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义重大 | 第26-27页 |
3.4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基层需要 | 第27-28页 |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 第28-34页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 | 第28-29页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29-30页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30-34页 |
4.3.1 始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 | 第31-32页 |
4.3.2 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 | 第32页 |
4.3.3 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 | 第32页 |
4.3.4 始终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 | 第32-33页 |
4.3.5 尊重农村党员的主体地位 | 第33-34页 |
5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1页 |
5.1 村级党组织执政力不强 | 第34-36页 |
5.1.1 村级党组织成员素质不高 | 第34页 |
5.1.2 致富带富能力不强 | 第34-35页 |
5.1.3 凝聚力向心力较弱 | 第35页 |
5.1.4 村集体经济薄弱运行经费不足 | 第35-36页 |
5.1.5 矛盾化解能力不强 | 第36页 |
5.2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尚需加强 | 第36-38页 |
5.2.1 党员发展和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 第36-37页 |
5.2.2 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 | 第37页 |
5.2.3 优秀农村青年尤其年轻党员社会流动现象普遍 | 第37-38页 |
5.2.4 培训力度不够制约党员素质提高 | 第38页 |
5.3 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 第38-41页 |
5.3.1 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需进一步协调 | 第38-39页 |
5.3.2 村级事务决策程序不够科学民主 | 第39页 |
5.3.3 党支部选举存在薄弱环节 | 第39页 |
5.3.4 对村级组织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 第39-41页 |
6 在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1-50页 |
6.1 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 第41-43页 |
6.1.1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第41页 |
6.1.2 推广“能人治村”模式 | 第41-42页 |
6.1.3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 第42-43页 |
6.2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 第43-46页 |
6.2.1 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 | 第43-45页 |
6.2.2 加大农村党员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力度 | 第45-46页 |
6.2.3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 | 第46页 |
6.3 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 | 第46-50页 |
6.3.1 理顺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协作关系 | 第46-48页 |
6.3.2 加强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 | 第48页 |
6.3.3 规范村级事务决策程序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