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金基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5页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11-18页
        1.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第11-14页
            1.1.1.1 电化学酶传感器第12页
            1.1.1.2 微生物电极传感器第12-13页
            1.1.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第13页
            1.1.1.4 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第13-14页
            1.1.1.5 电化学DNA传感器第14页
        1.1.2 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14-16页
        1.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固定化技术第16-18页
            1.1.3.1 物理吸附法第16页
            1.1.3.2 物理包埋法第16页
            1.1.3.3 共价键和法第16-17页
            1.1.3.4 共价交联法第17页
            1.1.3.5 层层组装法第17-18页
        1.1.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面临的问题第18页
    1.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8-23页
        1.2.1 纳米材料的特性第18-19页
        1.2.2 纳米材料制备第19-20页
        1.2.3 Au纳米材料制备第20页
        1.2.4 纳米材料修饰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过氧化氢检测中的应用第20-22页
        1.2.5 纳米材料修饰免疫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物质检测中的应用第22-23页
        1.2.6 纳米材料修饰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检测DNA中的应用第23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24-25页
第二章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第25-32页
    2.1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第25-27页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5页
        2.1.2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5页
        2.1.3 球形Au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第25-26页
        2.1.4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第26-27页
    2.2 球形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_2O_2检测性能研究第27-31页
        2.2.1 球形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第27-30页
            2.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第27页
            2.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第27页
            2.2.1.3 分析与讨论第27-30页
                2.2.1.3.1 Au-NPs/HRP/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27-30页
                2.2.1.3.2 Au-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第30页
        2.2.2 Au-NPs/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第32-40页
    3.1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第32-35页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2页
        3.1.2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2页
        3.1.3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第32-33页
        3.1.4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第33-35页
    3.2 网络状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_2O_2检测性能研究第35-39页
        3.2.1 网络状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第35-38页
            3.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第35页
            3.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第35页
            3.2.1.3 分析与讨论第35-38页
                3.2.1.3.1 Au-NTs/HRP/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35-38页
                3.2.1.3.2 Au-NT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第38页
        3.2.2 Au-NTs/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第40-51页
    4.1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第40-45页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0页
        4.1.2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0页
        4.1.3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第40-41页
        4.1.4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第41-45页
    4.2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_2O_2检测性能研究第45-49页
        4.2.1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第45-49页
            4.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第45页
            4.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第45-46页
            4.2.1.3 分析与讨论第46-49页
                4.2.1.3.1 AuCu-NPs/HRP/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46-48页
                4.2.1.3.2 Au Cu-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第48-49页
        4.2.2 AuCu-NPs/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第51-59页
    5.1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第51-54页
        5.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1页
        5.1.2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1页
        5.1.3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第51-52页
        5.1.4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和表面结构表征第52-54页
    5.2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_2O_2检测性能研究第54-58页
        5.2.1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第54-57页
            5.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第54页
            5.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第54-55页
            5.2.1.3 分析与讨论第55-57页
                5.2.1.3.1 AuFe-NPs/HRP/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55-57页
                5.2.1.3.2 Au Fe-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第57页
        5.2.2 AuFe-NPs/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57-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第59-69页
    6.1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第59-63页
        6.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9页
        6.1.2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9页
        6.1.3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第59-60页
        6.1.4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第60-63页
    6.2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_2O_2检测性能研究第63-67页
        6.2.1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第63-67页
            6.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第63-64页
            6.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第64页
            6.2.1.3 分析与讨论第64-67页
                6.2.1.3.1 AuPd-NPs/HRP/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64-66页
                6.2.1.3.2 AuPd-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第66-67页
        6.2.2 AuPd-NPs/GCE电极对H_2O_2的检测性能研究第67页
    6.3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七章 结论第69-71页
    7.1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第69页
    7.2 纳米粒子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69-70页
    7.3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利用蔗糖生物传感器进行蔗糖通量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