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 第12-14页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风险 | 第14页 |
2.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4-18页 |
2.2.1 产业集聚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2 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 | 第15页 |
2.2.3 产业集聚的特征 | 第15-16页 |
2.2.4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 第16-18页 |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理论 | 第18-21页 |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特征 | 第18-19页 |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19-21页 |
3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 第21-29页 |
3.1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3.1.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基础和优势 | 第21-23页 |
3.1.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不足和劣势 | 第23-24页 |
3.2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水平 | 第24-29页 |
3.2.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指标选择 | 第24页 |
3.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24-25页 |
3.2.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 第25-29页 |
4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5页 |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9页 |
4.2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29-31页 |
4.3 集聚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31-35页 |
5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 第35-39页 |
5.1 统筹产业集聚布局,突出产业特色 | 第35-36页 |
5.2 加强政策扶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 第36页 |
5.3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 第36-37页 |
5.4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 | 第37页 |
5.5 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环境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39页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