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低功耗反激软开关变换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第10-13页
        1.1.1 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进程第10-12页
        1.1.2 20 世纪推动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技术第12-13页
        1.1.3 开关电源技术发展方向第13页
    1.2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简介第13-16页
        1.2.1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第14页
        1.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第14-15页
        1.2.3 几种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对比第15-16页
    1.3 软开关功率变换技术第16-18页
        1.3.1 硬开关技术与开关损耗第16-17页
        1.3.2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及发展第17-18页
    1.4 同步整流技术第18-19页
        1.4.1 同步整流概述第18页
        1.4.2 同步整流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第19-20页
第二章 低功耗反激软开关变换器第20-29页
    2.1 总体方案第20页
    2.2 Boost型PFC电路的工作原理第20-24页
        2.2.1 Boost型PFC变换器两种工作模式分析第20-22页
        2.2.2 本设计PFC电路稳态时工作原理第22-24页
    2.3 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第24-27页
        2.3.1 二极管与MOS管作为整流管的损耗对比分析第24-25页
        2.3.2 同步整流管SR的驱动方式第25-27页
        2.3.3 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软开关反激变换器的研究第29-42页
    3.1 软开关电路的分类第29-31页
        3.1.1 准谐振电路第29-30页
        3.1.2 零开关PWM电路第30-31页
        3.1.3 零转换PWM电路第31页
    3.2 准谐振软开关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第31-34页
        3.2.1 准谐振软开关反激变换器拓扑结构第31-32页
        3.2.2 准谐振软开关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第32-34页
    3.3 ZCS-PWM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第34-41页
        3.3.1 ZCS-PWM反激变换器拓扑结构第34页
        3.3.2 ZCS-PWM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第34-40页
        3.3.3 ZCS-PWM反激变换器实现软开关工作的条件第40页
        3.3.4 ZCS-PWM反激变换器最大占空比设计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开关电源系统样机设计第42-61页
    4.1 样机设计的主要性能指标第42页
    4.2 系统输入整流电路设计第42-44页
    4.3 系统前级PFC电路主要参数设计第44-47页
        4.3.1 PFC控制芯片简介第44-45页
        4.3.2 PFC电路升压电感第45-46页
        4.3.3 PFC电路功率开关管和二极管第46页
        4.3.4 PFC输出储能电容第46-47页
    4.4 系统反激软开关电路主要参数设计第47-57页
        4.4.1 高频反激变压器设计第47-50页
        4.4.2 功率开关管选择第50-51页
        4.4.3 谐振参数选择第51页
        4.4.4 控制芯片简介第51-55页
        4.4.5 开关管驱动信号设计第55-56页
        4.4.6 反馈电路设计第56-57页
    4.5 系统输出同步整流电路设计第57-59页
        4.5.1 输出同步整流管SR选型第57页
        4.5.2 输出电容选型第57-58页
        4.5.3 控制芯片简介第58-59页
    4.6 系统辅助电源第59-60页
    4.7 变换器的总体结构第60页
    4.8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第61-80页
    5.1 系统仿真第61-67页
        5.1.1 系统前级PFC电路仿真第61-64页
        5.1.2 系统反激软开关电路仿真第64-67页
    5.2 实验结果第67-75页
        5.2.1 额定工况下的测试波形第67-71页
        5.2.2 样机交流输入调整率测试第71-74页
        5.2.3 样机负载调整率测试第74-75页
    5.3 样机输入电流谐波分析第75-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第85-87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滑模变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执行器故障容错控制
下一篇:神经网络的鲁棒性能分析与同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