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舞台艺术论文--导演学论文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4-23页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4-16页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6-19页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9-23页
第一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出现第23-63页
    第一节 何为“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第23-33页
        一、关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阐述与说明第23-25页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之于传统,甚或古典叙述方式的同与异第25-31页
        三、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所显现出的艺术优长第31-33页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及可能第33-49页
        一、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第34-42页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可能第42-49页
    第三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第49-63页
        一、看似多余的说明——中国戏曲是否还需要专职导演第50-54页
        二、自身的可能第54-56页
        三、历史的明证第56-61页
        四、观念的形成第61-63页
第二章 探索与建构之二元主体:戏曲—话剧导演第63-110页
    第一节 戏曲导演与话剧导演创作思维之异同第63-80页
        一、所秉持的美学观念不同第64-65页
        二、所遵循的假定性原则不同第65-67页
        三、所凭借的创作方法不同第67-76页
        四、所追求的审美效果不同第76-80页
    第二节 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第80-96页
        一、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所引发的质疑和批评第80-83页
        二、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之缘由所在第83-91页
        三、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的应有姿态和必要准备第91-96页
    第三节 参与探索与建构之戏曲、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类型特征第96-110页
        一、戏曲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第96-99页
        二、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第99-109页
        三、戏曲、话剧导演之外第109-110页
第三章 导演探索与建构的三重阶段:“出新”—“探索”—“回归”第110-168页
    第一节“推陈出新”阶段——从延安时期至“文革”之前第111-124页
        一、“推陈出新”阶段的时代特征第111-114页
        二、探索和建构于这一阶段的成功经验第114-118页
        三、探索和建构的基本方法第118-124页
    第二节“全面探索”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第124-144页
        一、“全面探索”阶段的时代氛围第124-126页
        二、中国戏曲在这一时期的命运遭际第126-128页
        三、探索和建构的主要特征第128-138页
        四、此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第138-144页
    第三节“整合回归”阶段——新世纪以来至今第144-168页
        一、“整合回归”阶段的时代风貌第145-148页
        二、探索和建构的整体表现第148-162页
        三、这一时期显现出的不足第162-168页
第四章 导演在探索与建构过程中的“多维观照”:“承前启后”—“左顾右盼”—“上下求索”第168-233页
    第一节 承前启后:继承传统精神 开拓现代品格第168-202页
        一、风格品貌上:民间色彩与人文情怀的交汇第169-186页
        二、艺术本质上:抒情传统与叙事因素的均衡第186-195页
        三、美学观念上:写意精神与写实原则的融合第195-202页
    第二节 左顾右盼:关注“一度”文本 统筹“二度”舞台第202-217页
        一、关注“一度”文本创作第203-208页
        二、统筹“二度”舞台呈现第208-217页
    第三节 上下求索:把握“赛场”抓住“市场”第217-233页
        一、把握“赛场”第217-222页
        二、抓住“市场”第222-226页
        三、力求“赛场”叫好,“市场”叫座第226-233页
第五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成就和不足第233-254页
    第一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意义和成就第233-243页
        一、激活并促进了已渐趋固化状态之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第233-237页
        二、为戏曲艺术的现实存在找寻到了另外一种可能第237-240页
        三、拉近了戏曲艺术与当下观众之间的距离第240-243页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问题和不足第243-254页
        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戏曲艺术的原有美学特征第243-246页
        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并置换着戏曲艺术的传统精神内核第246-251页
        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限制着戏曲演员自身的艺术创造力第251-254页
余论第254-258页
    一、探索和建构依旧在路上第254-255页
    二、永远无法避免的“两难”纠葛第255-257页
    三、观众,永远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第257-258页
结语第258-261页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第258页
    二、尚待进一步思考的现象——“主流戏曲”之外第258-260页
    三、对未来研究的构想和展望第260-261页
参考文献第261-271页
后记第271-273页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第273-274页
    一、作者简历第273页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第273-274页

论文共2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剧表演演变研究
下一篇:蒋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