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

昆剧表演演变研究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2-24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第12-16页
    第二节 境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6-20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第20-24页
第一章 汉民族演剧体系集大成者:昆剧表演艺术第24-36页
    第一节 昆剧表演艺术的构成第25-29页
    第二节 昆剧表演艺术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映第29-36页
第二章 明清时期昆剧表演艺术的积累第36-68页
    第一节 全本戏演出时期昆剧表演艺术的发展第36-61页
        一、明代中晚期至清前期昆剧全本戏演出概况第37-44页
        二、明清全本戏演出对昆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影响第44-61页
    第二节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昆剧演出模式转变的历史原因和经过第61-68页
第三章 昆剧表演艺术的“乾嘉传统”第68-100页
    第一节 昆剧表演艺术规范的确立:“乾嘉传统”的形成第69-74页
    第二节 “乾嘉传统”的实质:以“传神”为旨归的昆剧表演特色第74-100页
        一、乾嘉时期昆剧身段谱的留存情况第75-88页
        二、“传神”的“乾嘉风范”与流动的传统第88-100页
第四章 “后乾嘉时代”昆剧表演艺术的演变第100-167页
    第一节 清代后期至民国昆剧表演艺术的演变轨迹第100-123页
        一、昆腔演剧在演出市场的继续衰落第100-107页
        二、花部的勃兴对昆剧表演艺术的影响第107-116页
        三、昆剧表演艺术范式的定型第116-123页
    第二节 当代昆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第123-167页
        一、新中国成立后昆剧表演艺术的恢复第123-133页
        二、昆剧表演艺术在1949年之后的传承与演变第133-167页
第五章 入选“非遗”名录后,昆剧表演艺术的传承现状第167-200页
    第一节“非遗”身份的确立对当代昆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影响第167-186页
        一、昆剧作为“非遗”意义构建的途径:选择与表述第167-170页
        二、“非遗”之后当代昆剧表演艺术传承的自觉第170-186页
    第二节“非遗”光环下,昆剧表演艺术在“传承”中的“迷失”第186-200页
余论:“非遗”视野下对昆剧表演艺术演变现状之反思与建议第200-210页
结语第210-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19页
附录第219-233页
后记第233-235页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第235-236页
    一、作者简历第235页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第235-236页

论文共2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宋杂剧形态研究
下一篇: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