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陕味”漫画与陕西本土文化资源的“互动” | 第15-19页 |
2.1 陕西多元化的本土文化 | 第15-16页 |
2.2 陕西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2.2.1 挖掘创作背景与素材 | 第16-17页 |
2.2.2 动漫产业链不断完善 | 第17页 |
2.2.3 拥有较多的原创作品 | 第17-18页 |
2.2.4 传统与新媒体的结合 | 第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陕西本土漫画的“前世今生” | 第19-25页 |
3.1 抗战时期——陕西漫画的红色经典 | 第19-21页 |
3.2 改革开放时期——陕西漫画的多元发展 | 第21-23页 |
3.3 发展腾飞时期——陕西漫画的新“IP”时代 | 第23-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味”之陕西——漫画艺术创作研究 | 第25-43页 |
4.1 陕西本土漫画之“历史味” | 第25-28页 |
4.1.1 漫画作品《秦时明月》艺术创作研究 | 第25-26页 |
4.1.2 漫画作品《大秦五行少年传》艺术创作研究 | 第26-27页 |
4.1.3 漫画《唐妞》的艺术创作研究 | 第27-28页 |
4.2 陕西本土漫画之“民俗味” | 第28-30页 |
4.2.1 陕西民俗文化与漫画的交融 | 第29页 |
4.2.2 以“关中八大怪”为例的陕西民俗特色漫画体验 | 第29-30页 |
4.3 陕西本土漫画之“民族味” | 第30-32页 |
4.3.1 回民街系列漫画创作研究 | 第31-32页 |
4.4 陕西本土漫画之“现代味” | 第32-41页 |
4.4.1 陕西本土漫画家张伟迪艺术创作研究 | 第32-35页 |
4.4.2 陕西本土漫画家白茶艺术创作研究 | 第35-39页 |
4.4.3 陕西本土漫画家赵鹏艺术创作研究 | 第39-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新媒体背景下“陕味”漫画的艺术创新探索 | 第43-53页 |
5.1 陕西漫画创作网络社群的搭建 | 第43页 |
5.2 本土文化对“陕味”漫画内容的创新 | 第43-44页 |
5.3 新媒体对“陕味”漫画传播的影响 | 第44-49页 |
5.3.1 网络媒体的传播 | 第45-46页 |
5.3.2 漫画衍生的诞生 (以《秦亲宝贝》为例) | 第46-47页 |
5.3.3 呈现方式的不断更新 | 第47-49页 |
5.4 中国本土漫画与陕西漫画的交流 | 第49-51页 |
5.4.1 开拓创新思路 | 第49-50页 |
5.4.2 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结合 | 第50-51页 |
5.4.3 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结合 | 第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结语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本次研究内容的总结 | 第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A: 抗战时期陕西漫画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 第61-65页 |
附录B:改革时期陕西漫画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 第65-69页 |
附录C:发展腾飞时期陕西漫画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 第69-71页 |
附录D:当代陕味“漫画”代表作品 | 第71-72页 |
附录E:硕士毕业创作展示:陕西本土漫画家作品集装帧设计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