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液相氧化制取苯甲醛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1.1 苯甲醇的性质及应用 | 第10-11页 |
1.1.2 苯甲醛的性质及应用 | 第11页 |
1.1.3 苯甲酸的性质及应用 | 第11页 |
1.1.4 甲苯催化氧化体系 | 第11-12页 |
1.2 苯甲醛的制取工艺 | 第12-17页 |
1.2.1 甲苯氯化水解法 | 第12-13页 |
1.2.2 甲苯气相氧化法 | 第13-15页 |
1.2.3 甲苯液相氧化法 | 第15-16页 |
1.2.4 甲苯的光化学氧化法 | 第16页 |
1.2.5 甲苯的电化学氧化法 | 第16-17页 |
1.3 甲苯液相氧化催化体系 | 第17-22页 |
1.3.1 甲苯均相液相氧化 | 第18-19页 |
1.3.2 非均相催化体系 | 第19-22页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30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装置及操作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24-25页 |
2.2.2 装置操作步骤 | 第25-26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页 |
2.3.1 X射线衍射 | 第26页 |
2.3.2 固体红外表征 | 第26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2.4.1 气质联用的定性分析 | 第26页 |
2.4.2 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 | 第26-28页 |
2.5 甲苯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产率的计算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工艺条件对甲苯液相氧化的影响 | 第30-51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反应条件对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醛的影响 | 第30-36页 |
3.2.1 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催化剂质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溶剂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5 空气流量影响 | 第34-35页 |
3.2.6 引发剂NaBr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响应面实验的设计 | 第36-44页 |
3.4 溶剂乙酸的影响机制初探 | 第44-45页 |
3.5 苯甲醛对甲苯氧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3.6 催化剂的不同制备方法对甲苯氧化的影响 | 第46-48页 |
3.7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性能 | 第48-4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水含量对甲苯氧化的影响 | 第51-63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水对甲苯氧化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 HBr对甲苯氧化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乙酸钠对甲苯氧化的影响 | 第55-58页 |
4.5 水对甲苯氧化影响机制的分析 | 第58-61页 |
4.5.1 水对甲苯转化率的影响机制 | 第58-60页 |
4.5.2 水对苯甲醛选择性的影响机制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甲苯氧化机理的研究 | 第63-72页 |
5.1 催化剂的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 | 第63-66页 |
5.2 乙酸和溴化钠的作用 | 第66-67页 |
5.3 甲苯氧化历程 | 第67-70页 |
5.3.1 链的引发 | 第67-68页 |
5.3.2 链的增长 | 第68-69页 |
5.3.3 链的终止 | 第69页 |
5.3.4 甲苯氧化反应网络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结论 | 第72-74页 |
6.1.1 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 | 第72-73页 |
6.1.2 水影响实验 | 第73页 |
6.1.3 反应机理的探索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