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境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6-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纪检监察机关 | 第16页 |
2.1.2 反腐败机构 | 第16-17页 |
2.1.3 纪检监察机关职能 | 第17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第17页 |
2.2.2 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2.2.3 托马斯.杰斐逊的双重分权理论 | 第18-19页 |
3 L区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设置分析 | 第19-30页 |
3.1 L区纪检监察机关概述 | 第19-23页 |
3.1.1 L区纪检监察机关的成立和发展 | 第19页 |
3.1.2 L区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现行状况 | 第19-23页 |
3.2 L区纪检监察机关现行机构模式与职能发挥 | 第23-30页 |
3.2.1 L区纪委各科室业务划分 | 第23-25页 |
3.2.2 现行领导机制 | 第25页 |
3.2.3 现行考核评价方法分析 | 第25-28页 |
3.2.4 创新与现行机制体制之间的矛盾 | 第28-30页 |
4 L区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设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4.1 L区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4.1.1 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 | 第30页 |
4.1.2 对派驻机构领导力不足 | 第30页 |
4.1.3 反腐败机构职能交叉分散 | 第30-31页 |
4.1.4 纪检监察机关职权存在缺陷 | 第31页 |
4.1.5 内部机构设置不全 | 第31-32页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4.2.1 领导制度缺陷导致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32页 |
4.2.2 多头反腐格局下纪检监察机关权力受到制约 | 第32-34页 |
5 国内外反腐机构设置经验启示 | 第34-40页 |
5.1 新加坡的反腐机构 | 第34-36页 |
5.1.1 严密的法律 | 第34页 |
5.1.2 高效的反腐机构 | 第34-35页 |
5.1.3 新加坡反腐机构的借鉴意义 | 第35-36页 |
5.2 香港廉政公署 | 第36-38页 |
5.2.1 廉政公署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 | 第36页 |
5.2.2 廉政公署制度的特色 | 第36-38页 |
5.3 珠海横琴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机构改革 | 第38-40页 |
5.3.1 珠海横琴新区廉政办改革试点 | 第38页 |
5.3.2 对横琴廉政办改革的成效分析 | 第38-40页 |
6 县区一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设置改革的相关对策 | 第40-47页 |
6.1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设置改革方向 | 第40-42页 |
6.1.1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为机构设置改革打基础 | 第40-41页 |
6.1.2 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纪检监察机构 | 第41页 |
6.1.3 整合职能,优化配置,集中反腐败资源力量 | 第41页 |
6.1.4 扩大办案权限,丰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手段 | 第41-42页 |
6.2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2-43页 |
6.2.1 健全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6.2.2 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的外部监督机制 | 第43页 |
6.3 县区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改革思路分析 | 第43-47页 |
6.3.1 县区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机构改革目标 | 第43-44页 |
6.3.2 L区纪委监察局机构设置改革具体思路 | 第44-4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