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1 贸易融资 | 第16页 |
2.1.2 风险管理 | 第16-17页 |
2.1.3 贸易融资业务风险 | 第17页 |
2.2 贸易融资理论 | 第17-18页 |
2.2.1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 | 第17页 |
2.2.2 结构性贸易融资理论 | 第17-18页 |
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3.1 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 | 第18页 |
2.3.2 风险衡量的基本手段 | 第18-19页 |
第3章 H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19-27页 |
3.1 H银行简介 | 第19-20页 |
3.2 H银行贸易融资状况 | 第20-25页 |
3.2.1 发展情况 | 第20-23页 |
3.2.2 产品线状况 | 第23-24页 |
3.2.3 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 第24-25页 |
3.3 H银行现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情况 | 第25-27页 |
3.3.1 贸易融资管理流程 | 第25-26页 |
3.3.2 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第4章 H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27-35页 |
4.1 H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 第27-32页 |
4.1.1 管理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4.1.2 贸易融资业务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 第27-30页 |
4.1.3 对贸易融资风险认识不足 | 第30页 |
4.1.4 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 第30-31页 |
4.1.5 风险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 第31-32页 |
4.2 H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4.2.1 外部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4.2.2 内部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第5章 H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改进方案 | 第35-44页 |
5.1 采用先进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 第35-36页 |
5.1.1 采用先进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第35页 |
5.1.2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 第35-36页 |
5.1.3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36页 |
5.2 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 第36-37页 |
5.3 完善H银行贸易融资风险考核体系 | 第37-38页 |
5.4 规范贸易融资授信审批流程及其管理体系 | 第38-40页 |
5.4.1 推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垂直化管理 | 第38-39页 |
5.4.2 风险部门保持中立不受外界的影响 | 第39页 |
5.4.3 完善贸易融资流程降低操作风险 | 第39-40页 |
5.5 优化贸易融资全面管理流程 | 第40-42页 |
5.6 融资业务营销策略多元化,分散客户风险 | 第42-44页 |
第6章 H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第44-48页 |
6.1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 第44-46页 |
6.2 重视贸易融资人才的培养以降低操作风险 | 第46-48页 |
6.2.1 强化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训 | 第46-47页 |
6.2.2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 | 第47-48页 |
第7章 贸易融资风险改进方案效果评价 | 第48-52页 |
7.1 贸易融资风险管理评价方法 | 第48-49页 |
7.2 建立完善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7.3 不良贷款处置措施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页 |